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多動癥怎么預防?為什么會患多動癥?[圖]

        多動癥怎么預防?為什么會患多動癥?[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8:43 多動癥預防孩子

        有多動癥的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上課的時候小動作多,不能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協調動作做不來。少數患兒還有語言能力底下,智力偏低的情況。這種疾病的治療需要家長們認真的對待。那么多動癥怎么預防?為什么會患多動癥?我們來看一看。

        多動癥怎么預防?為什么會患多動癥?(1)

        1、多動癥怎么預防

        1、適齡結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過于晚婚、晚孕,避免嬰兒先天不足;有計劃地優生優育。

        2、預防多動癥要倡婚前檢查,避免近親結婚;選擇配偶時要注意對方是否有癲癇病、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患。在懷孕期間補充均衡充足的營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避免孕期患一些疾病和并發癥。

        3、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寧,謹避寒暑,預防疾病,慎用藥物。為了避免產傷、減少腦損傷的機會,應自然順產,因為臨床中發現多動癥患兒中剖腹產者所占比例較高。

        4、避免輕微腦組織損害。因為有些多動癥患兒是因為神經遞質傳遞信息失調所導致的,因此在做好小孩多動癥的預防工作時,要避免妊娠時病毒感染服藥、早產、過期產、腦缺氧、剖腹產等所引起的感染以及外傷等。

        5、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度過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龍,剝奪孩子歡樂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創傷。

        6、應密切注意對食物產生變態反應(尤其食物中所含添加劑,人造色素,調味品,防腐劑)。做好小孩多動癥的預防工作,對所有兒童的健康發育來說至關重要,建議廣大家長能夠對此予以重視,積極做好預防。

        7、避免鉛中毒。這個需要在孩子出生以后就注意,現在汽車尾氣含鉛很高,在過馬路和室外活動的時候避免接觸過多的汽車尾氣。

        8、注意合理營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讓孩子長期食用方便面類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

        9、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防止疾病的發生。

        10、父母不要逼孩子死讀書,要注意勞逸結合。如果不讓孩子休息,不停地讓其背書做作業,輸一長,腦子會產生保護性抑制作用,于是人在學習,心在想其他事情,做事拖拖拉拉、慢條斯理,容易引起多動癥。

        11、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他們能有機會宣泄過剩的精力。鼓勵孩子的安靜行為,用口頭表揚、鼓勵等強化方法逐步培養他們養成能靜坐、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和做事的習慣。

        12、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從有規律的生活中培養他們形成專心的好習慣。不遷就孩子的某些興趣,例如,不能無限制地讓他們長時間看電視等。

        2、多動癥病因

        1、遺傳

        家系研究、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支持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

        2、神經遞質

        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學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5-HT)假說,但尚沒有哪一種假說能完全解釋ADHD病因和發生機制。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

        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激活。

        4、環境因素

        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煙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后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癲癇、毒素和藥物。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平升高、血鋅水平降低與ADHD發生有關,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

        父母關系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郁癥,父親有沖動、反社會行為或物質成癮,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發病誘因或癥狀持續存在的原因。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