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女生肚子疼是不是月經快來了?女生腹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圖]

        女生肚子疼是不是月經快來了?女生腹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21:12 月經腹痛生理期

        女性由于生理因素的影響,經常容易出現腹痛的現象,這會對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需要及時調理恢復,那么女生肚子疼是不是月經快來了?女生腹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導致女生腹痛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的了解具體情況吧。

        女生肚子疼是不是月經快來了?女生腹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

        1、肚子疼是要來月經嗎

        肚子疼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素有痛經病史的女性,在月經前幾日出現肚子疼痛不適,其腹痛情況和往期肚子疼的癥狀大致相似,那么提示月經要來的可能性較大。

        但如果是不在正常經期前出現肚子疼的情況,則提示月經來臨的可能性不大,這種腹痛極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

        2、女性腹痛的常見原因

        除了痛經外,女性腹痛還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導致的,如下腹部疼痛往往是盆腔炎癥的常見癥狀之一。此外、急性胃腸炎、子宮內膜異位、卵泡破裂、腫瘤等因素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肚子疼。

        3、月經遲不來突然腹痛

        有些意外懷孕的女性,可能自身并不知曉,但月經延遲一段時間后突然出現肚子疼就誤以為是要來月經了。特別是近期有性生活的女性需要高度警惕此類情況的發生,因為,這種腹痛,有可能是提示懷孕的正常生理變化,也有可能是提示妊娠有風險,如出現先兆流產、宮外孕、等情況。所以,必要情況下還需就醫診斷。

        4、經前腹痛的常見癥狀

        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往往表現為下腹部疼痛、墜脹,疼痛常呈痙攣性,位于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同時還可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

        小貼士:

        女性肚子疼的情況復雜,多種原因都可以引起,因此,當出現肚子疼時一定不可粗心大意,以為是月經要來而忽視可能存在的疾病因素。

        對于經常痛經的女性來說,要注意日常生活上的養護,并且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與以往腹痛情況不同時,就需要及時就醫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情況。

        5、經期飲食須知

        1、多吃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經期內應多吃蔥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棗、桂圓、玫瑰花。若在經期內,不小心吃了冰冷的食物,或是忍不住吃了冰,可以多喝紅糖煮生姜來平衡體內血液循環,促使血液流暢。

        2、多吃富鈣食物

        研究發現,女性大量攝入鈣質和維生素D有助于降低經前期綜合征風險。女性每天應該攝入1200毫克鈣,7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應多吃低脂牛奶、奶酪、酸奶、強化橙汁和豆奶、三文魚和維生素D強化牛奶等,并多曬太陽。

        3、不要錯過早餐

        為了避免特別餓的感覺,一天三頓應按時,早餐尤其不要錯過。如果經前期感覺憂郁,那么錯過任何一頓飯都必然導致血糖大幅度波動,加重經前期綜合征。

        4、多吃纖維和瘦肉蛋白

        多吃糙米、燕麥和大麥面包等全谷食物,多吃瘦肉蛋白和各種水果蔬菜。纖維幫助體內清除過量的雌激素。多吃蔬菜、豆類、全麥、蕎麥以及大麥(不僅纖維豐富,也含有大量的鎂)等食品,可攝入更多的維生素B1和B2,對預防經前期綜合征非常關鍵。

        5、少吃糖

        甜食會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紊亂,進而降低大腦中血清素水平,導致情緒不穩,更易焦慮,誘發經前期綜合征。專家建議,少吃或不吃甜食,多喝水,吃些新鮮水果。

        6、考慮補劑

        專家建議,每天補充復合維生素,100毫克維生素B6,600毫克鈣,至少吃一份富含鈣的食物,以及400毫克氧化鎂。

        7、少吃動物脂肪

        研究發現,保持健康體重有助于防止經前期綜合征。而健康體重離不開飲食控制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專家建議,少吃會提升雌激素的動物脂肪,以減輕經前期綜合征痛苦。其他習慣還包括:保持樂觀、減輕壓力、放松心情、經常鍛煉、深呼吸、練瑜伽等。

        8、不吃刺激性食物

        像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盡可能不吃,因為這樣會影響到月經正常到來。另外,像冰水等冷飲,也不能多喝。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