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關于分娩的錯誤說法有哪些?產后要怎樣進行復健運動?[圖]

        關于分娩的錯誤說法有哪些?產后要怎樣進行復健運動?[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7:13 分娩生產羊水

        在懷胎十月以后,寶寶自然的就要出生了,在這個時候,準媽媽們通常都是會更容易出現緊張的狀態,因為,分娩本身就是一件比較的疼痛的事情,分娩這件事,在很多人的眼中其實有別的說法,那么,關于分娩的錯誤說法有哪些?產后要怎樣進行復健運動?

        關于分娩的錯誤說法有哪些?產后要怎樣進行復健運動?(1)

        1、關于分娩的錯誤說法

        1.破水就要趕緊把孩子生出來?

        流言:“一旦發生破水,胎兒會處于一種缺氧又缺養的狀態之中,所以必需趕快把孩子生出來”

        事實:羊水的主要成份是胎兒的尿液,當然其中含有非常少量的礦物質、稀有元素和生長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胎兒受到外界的撞擊,起到減震的作用,還可以保持恒溫,使寶寶免受溫差影響??梢姡蛩⒎鞘窃跒樘禾峁┭鯕饣蝠B份。所以破水后羊水流出,不意味著給胎兒提供氧氣和養分的通道就中斷了。這種“缺氧又缺養”的說法只會給準媽媽增加更大的心理負擔。

        事實上,如果已臨近預產期的準媽媽出現了破水的現象,大概她需要花上一天(有時甚至會更長)的時間,分娩的宮縮才會開始。所以,到時大可不必慌亂地奔向醫院。這些準媽媽可能不需要催產素的幫助,絕大多數人會在24小時之內進行分娩。

        如果在孕35周到孕37周之間的孕婦發生了破水,醫生會想辦法讓寶寶提前生出來,雖然算是早產,但這時胎兒的肺部已經發育成熟,分娩后可以順利存活。因為羊膜破裂后,細菌很容易從女性私處進入子宮,造成胎兒感染,故應在破水后24小時內及時分娩。但如果胎兒還太小,醫生一般就會根據準媽媽懷孕的周數進行處理。一般來講,如果胎兒還不到28周,醫生會做詳細的檢查然后再決定到底是要安胎還是終止妊娠;如果胎兒是發育到32-35周,通過檢查,胎兒發育一切正常的,醫生通常會采用安胎的方式:一方面用一些藥物,使胎兒的肺部可以發育得更成熟,再就是給準媽媽使用一些抗生素,預防感染。

        總之,破水并沒有那么可怕,但你必需很重視,穩住神兒,及時去醫院就可以了。

        2.順產以后會憋不住尿?

        流言:“自然分娩會對膀胱造成損害,產后就憋不住尿了”

        事實:也許會有人跟你說過,自然分娩會對膀胱肌肉和韌帶造成傷害,以至于產后會造成尿失禁。產后尿失禁最常見的情形是,只要腹部一用力,例如咳嗽、大笑、腰腿的大動作等,就會漏尿。這種狀況的確會存在,但不能把它歸咎于自然分娩。

        我們所說的這種產后的尿失禁,在醫學上被稱為壓力性尿失禁。女性在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逐漸增長,子宮不斷膨脹、增重,就很容易造成膀胱頸及尿道的肌肉韌帶松弛,從而改變了膀胱與尿道的正常位置。加之生產后骨盆肌肉、韌帶也會相對松弛,膀胱和尿道的位置相對下降。這些就都為尿失禁提供了可能。但這只是產后的一種短期的自然現象,不應把它看作是自然分娩的壞處,并因此對自然分娩產生恐懼。只要產后很好地調養,適時適度科學地進行盆地肌肉的自我鍛煉,避免過早負重,這種由于孕產原因引起的壓力性尿失禁是可以痊愈的。

        如果你認為要是剖宮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剖腹產)就不會有這樣的擔憂了,那么你也應該了解,剖腹產其實是一項有很大風險的手術,它有引發很多并發癥的危險,其中就包括切口處對于膀胱的傷害。

        3.打催產針可以生得快?

        流言:“讓醫生打催產針,可以生得快點兒,減少宮縮時候的痛苦”

        事實:催產針,也就是指產科醫生常用的催產素,它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子宮收縮,以使嬰兒娩出。是否使用催產針并非由產婦或家屬來隨意要求,它必需經產科醫生進行細致地評估,并對產婦和胎兒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和檢測才可以決定。如b超測定胎盤的成熟度、胎兒的大小、羊水的狀況等的檢查,對產婦宮頸條件的檢查,以及胎兒的入盆情況的檢查等等。催產素使用得正確,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若使用不得當,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情況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所以,催產素的使用必需謹慎。

        另外,即便使用了催產素,也并不意味著宮縮及分娩就會立即開始,往往使用了催產素數小時后,臨產才開始,而有的時候催產素根本沒有起作用也是可能的。如果沒有其他危險狀況,使用了催產素仍不能自然分娩的,就只能通過剖宮產來解決了。

        因而,使用催產素并不像有的人想像的那樣,好像是縮短了產程、減輕了疼痛,使正常的分娩變得更輕松和順利。除非是過期妊娠或者其他必要的情況下,才應該遵從醫生安排使用催產針。

        4.生之前要吃巧克力?

        流言:“臨產時,一定要吃巧克力,用來補充體力”

        事實:在待產時,鼓勵產婦吃些東西,是因為整個分娩的過程時間較長,產婦要忍耐疼痛又要在需要時配合用力以娩出嬰兒,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體力,分娩時的辛苦會有損產婦的健康。之所以很多人首選巧克力,是因為巧克力能在短時間內被人體吸收,轉化為大量熱量。但是,產婦此時的進食,仍然要以自己的口味和習慣而定,有些產婦吃巧克力會返酸,這就更加重了待產時的痛苦,沒有必要。像稀飯、蛋糕這樣易消化、少脂肪的流質或松軟的食物都是可以的。雞蛋、肉這類食物在胃里停留時間較長,容易在之后的分娩中導致胃部不適,甚至嘔吐,所以不宜進食。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吃什么都不要進食過多。同時要注意補足水份。

        5.灌腸會造成便秘?

        流言:“產前灌腸容易造成產后便秘,所以最好不要灌腸”

        事實:產前灌腸,有可能引起產后排便的延遲,但這并不足以構成拒絕灌腸的理由。灌腸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在分娩時,產婦排出糞便而污染陰部,而增加造成感染的幾率。但灌腸是有禁忌癥的,如胎膜早破、女性私處流血、胎頭未銜接、胎位異常、有剖宮產史、宮縮強(估計1小時內即將分娩)以及患嚴重心臟病等,這樣的產婦均不宜灌腸。在分娩時,未經灌腸的產婦如果排出糞便,接生護士會迅速地清潔干凈,這一點準媽媽無需擔心。另外,造成產后便秘的原因很多,比如分娩中體力消耗大,腹肌和盆底肌肉疲勞松弛,難以用力;產后臥床多、活動少,等等。

        其他流言:

        “胎兒要是臀位,就得剖宮產”

        不一定。要根據胎兒的大小、先露的方式和媽媽的骨盆大小進行綜合判斷。

        “懷孕時乳頭發黑,說明懷的是男孩”

        乳頭顏色是受體內激素分泌的變化影響的。孕期體內黃體酮和刺激黑色素細胞的激素的增加,導致體表一些原本色素比較重的部位顏色更重,如乳頭、陰部等。當生完孩子后一段時間就會很快恢復。這種現象與胎兒性別沒有關系。

        “患有深度近視的孕婦,如果自然分娩容易導致視網膜脫落”

        分娩的第二產程時,的確需要產婦配合醫生用力屏氣,只要方法得當,是不會導致視網膜脫落的。產婦在進入分娩室的時候,要向醫生講清楚你的視力情況,向醫生請教正確的用力方法。

        懷孕生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如瓜熟蒂落,產婦不必給自己過多的壓力。除了以上這些,民間還有很多關于分娩的種種謠言,準媽媽大可不必在意,放松心態,避免緊張和焦慮才是你首要的任務。

        2、產后怎樣來進行復健

        ?骨盆肌肉的恢復訓練

        訓練方法1:骨盆肌肉緊張運動

        姿勢:取仰臥位,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膝蓋彎曲支撐起雙腿,腰部緊貼床面。

        方法:運動時同時做3個動作,即用嘴吸氣、用力收腹、臀部外側肌肉夾緊;動作保持2秒鐘后放松,用鼻子呼氣。重復動作10次。

        訓練方法2:骨盆肌肉壓縮運動

        姿勢:取坐或躺的姿勢。

        方法:背部往上推至前方,就像在做憋尿時的動作;保持這個動作數5下,以平躺的姿勢呼吸,接著恢復原狀。重復動作6次。

        訓練方法3:提肛運動

        姿勢:取仰臥位,雙腳伸直,腳尖并攏。

        方法:先做屈伸足趾動作,然后以踝部為軸心,向內及向外活動兩腳;然后可以作提肛運動,使肛門交替收緊、放松。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