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如何預防癌癥的發生?哪些好習慣可以遠離癌癥?[圖]

        如何預防癌癥的發生?哪些好習慣可以遠離癌癥?[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8:25 癌癥抗癌防癌

        癌癥的發病率近幾年來迅速的增長,癌癥是對人體生命有嚴重威脅的疾病,讓許多人感到恐慌和絕望,治療起來也十分的麻煩,為了避免癌癥的發生,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如何預防癌癥的發生?哪些好習慣可以遠離癌癥?下面為大家介紹。

        如何預防癌癥的發生?哪些好習慣可以遠離癌癥?(1)

        1、如何預防癌癥

        (1)每天四杯綠茶

        愛喝茶的日本人發現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癥風險降低40%。有關專家對茶葉的防癌作用進行過17年研究,發現烏龍茶、綠茶、紅茶對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其中,包括龍井、碧螺春、毛峰在內的綠茶效果最顯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葉的5倍。

        (2)喝豆漿

        常喝豆漿的女性患乳腺癌風險大大降低。這是因為豆漿中有一種很像雌激素的物質,叫“大豆異黃酮”,能起到以假亂真的作用,和抗癌藥物的機理非常相像。它對所有和雌激素有關的癌癥都有預防作用,比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不過,已經患有這些癌癥的人,最好不要喝豆漿,以免對癌細胞形成刺激。

        (3)每天喝六杯水

        每天喝6杯水(每杯240克)的男性,患膀胱癌風險將減少一半,女性患結腸癌風險將降低45%。這是因為喝水可以增加排尿、排便次數,把其中可能刺激膀胱黏膜、結腸的有害物質,如尿素、尿酸等排出體外。不過,40歲以上的人最好每隔兩三年查一下腸鏡,如果有息肉,早點發現能減少其癌變幾率。

        (4)就著蔥蒜吃飯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氣充分結合后才會產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穩定,一旦遇熱很快會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將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涼拌菜中。

        (5)一口飯嚼30次

        有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癥風險。此外,美國佐治亞大學實驗發現,唾液有很強的“滅毒”作用,能讓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黃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內幾乎完全消失。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6)少吃點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國際上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應在50克內。

        (7)吃肉時喝杯紅酒

        用來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白藜蘆醇,對消化道癌癥有一定預防作用。另外,癌癥研究協會對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推薦食用量是每周500克左右,吃得過多,就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2、預防癌癥的食物

        (1)菌類

        約96%的菌類都有抗癌效果,如冬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富含多糖類物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胃癌和肺癌的效果較好。目前,香菇多糖已經作為抗癌藥物,用于腫瘤病人的治療。

        (2)豆制品

        豆腐、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經常吃些豆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3)綠茶

        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可與致癌物結合,使其分解,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養成每天喝2~3杯綠茶的習慣,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和肺癌,但必須注意,茶水不要太濃。

        (4)新鮮果蔬

        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每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從50克增至300克,患胃癌的危險性可降低50%。蘆筍、卷心菜、番茄、紅薯、魔芋、獼猴桃、蘿卜、胡蘿卜都是抗癌好食物。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