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女人脾虛有哪些癥狀?女人脾虛如何調理?[圖]

        女人脾虛有哪些癥狀?女人脾虛如何調理?[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7 17:02 脾虛脾胃腸胃調理

        中醫里面任何疾病都可以用“虛”來講,比如陰虛、陽虛、腎虛、脾虛等等,而脾虛是女人常見的一種疾病癥狀,凡是脾虛之人,身體虛弱,飲食胃口不佳,臉色蠟黃萎靡,肌肉松弛,這極大的影響女人的美貌,所以女人脾虛一定要及時調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脾虛的癥狀以及調理方法。

        女人脾虛有哪些癥狀?女人脾虛如何調理?(1)

        1、女人脾虛的癥狀

        1.臉色萎黃

        一個人脾虛了,面色淡黃,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逐漸出現“萎黃”,進而臉頰兩側發黃、消瘦枯萎,這是由于脾的氣與津液,不能為身體提供營養所導致;若是面色發黃且有虛腫,那么,則是脾虛又有濕邪的表現。

        2.不思飲食,口唇發暗

        飲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與脾的運貨功有著密切的關系,脾失健運,女性則容易出現食欲的減退,或口味的異常現象,比如口淡無味、口甜、口膩等,另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若口唇的色澤發暗,可能是脾運化功能失常的表現。

        3.肌肉乏力松弛

        人體只有依賴脾運化的水谷的營養,才能使肌肉豐滿,四肢活動有力,女性若脾虛不健,肌肉則得到不營養,進而四肢逐漸消瘦或乏力松弛,由于肌肉無力,不能支撐內臟,脾虛較嚴重的人,還容易感到小腹重墜。

        4.容易水腫

        早上起來不舒服,經常會在早起后感到頭暈腦漲等等異樣的現象,經常會有下肢水腫,眼眶周圍浮腫,甚至體重在短時間之內劇增,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5.月經過多

        脾能統攝、控制血液,使血液正常的循行于脈內,如果脾氣虛弱影響正常的統血功能,就容易造成血不循經而溢于脈外,致出身某種出血證,比如便血,月經增多等等。

        2、女人脾虛怎么調理

        1.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它的運化功能,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或是早上起床后按揉肚子,有大便干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2.適當鍛煉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的攝取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排除身體毒素,讓我們有更好的抵抗力,同時,按時作息,養成睡午覺的習慣,益于補氣養血。

        3.飲食調理

        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三餐要按時按量,尤其是主食一定要吃,長期不吃或主食吃太少,很傷脾胃。另外,就是冰涼和寒性食物要盡量少吃,因為這些涼的食物進入到體內后,需要脾胃的加熱,無形中增加的脾胃負擔,加速老化速度。

        平時吃飯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膩的、咸的食物,不利于脾的運化功能,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

        推薦食譜1:山藥薏米芡實粥

        山藥、薏米、芡實用量相同,用水泡好后,直接煮粥,可能味道不會太好,但是制作簡單,而且功能最直接。補充氣血,調和脾胃,調理脾胃的功效非常好。

        推薦食譜2:薏苡赤小豆粥

        薏苡,赤小豆各適量,將食材一起用清水浸泡一個晚上,再煮粥食用,能滲濕利水,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3、女人脾虛吃什么好

        1、橙子

        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嘔吐,便秘等。

        2、木瓜

        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

        3、蘋果

        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中氣不足,腹瀉,便秘等。

        4、香蕉

        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用于實證便秘。

        5、橙子

        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嘔吐,便秘等。

        6、桃子

        味甘酸,性溫。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于津傷腸燥便秘,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7、檸檬

        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除煩渴,增進食欲,止嘔惡,下氣和胃。用于治療胃脘不適。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