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的先天之本,所以中醫認為養生之首就是養腎,而西醫里面也會經常遇到一些腎臟疾病患者,腎臟疾病也有很多種,比如有比較常見的腎炎,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比如尿毒癥等等。那么,一般我們生活中要怎么做可以預防腎臟疾病?
雖然腎臟疾病一旦發生大部分會造成不可立逆的損傷,但只要你稍微留意,便會發現蛛絲馬跡,這些信號都提示你該給自己的腎臟“檢修”了。因此,以下這些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千萬不可忽視,以免引起更大的損傷!
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大約在1000-2000毫升,平均在1500毫升。無論是尿量變多還是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表現。特別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發現夜里要起來好幾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腎臟病變。
腎臟健康的人排出來的尿色是透明的淺黃色的,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顏色稍深。如果尿色發紅,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腎內科檢查。
眾所周知,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如果腎臟出現問題,那么水就會蓄積。有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當腎臟疾病發展到終末期時,多數會影響到胃腸道功能。人們很容易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因此有了這些表現,除了看消化科,還要注意排除腎臟病。
腎臟患者在發展到終末期時,體內的尿素已經不能通過尿液排出了,便會通過皮膚排泄,由此刺激皮膚;另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以上這些信號都足以說明你的腎臟出來了問題,而且現在腎臟病的檢測也是非常簡單快捷的,通過血液和尿液都是可以篩查出來的
由于腎臟疾病的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大,預防腎病就顯得尤為重要。中醫認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有“腎乃先天之本”一說。所以,平時一定要懂得養腎。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涌泉穴。“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干凈。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生活中,腎病的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壓力的增大有著很大的關系。據相關數據報道,在我國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是患有慢性腎病的。因此可見,腎病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高發。所以,不要等到出現癥狀再去判斷腎臟是否安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年定期去體驗。尤其是對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更要重視體檢,增加腎臟的養護工作。
(1)耳朵刺激點
人體各器官組織在耳廓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一旦器官組織發生病變,耳上的某個特定部位中醫稱之為“穴位”、就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和反應,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可以診斷和治療體內相應部位的疾病。
一些有經驗的醫學專家亦可以通過耳部皮膚顏色的深淺變化,有無凹凸變形、結節或脫屑,毛細血管是否充盈等協助診斷疾病。所以,經常按摩耳朵,可以健腎壯腰,增強聽覺,清腦醒神,養身延年。摩耳的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3)掃外耳
以雙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掃,這時會聽到“擦擦”聲。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4)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復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并有健腦之功。
(5)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于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后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可作為日常養生保健之法,而且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6)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7)按耳窩
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部位有心、肺、氣管、三焦等穴,按壓15-20下,直至此處明顯的發熱、發燙。然后,再按壓上邊凹陷處。此部位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穴,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
(8)提耳尖
用左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此處的穴位有神門、盆腔、內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關節以及肝陽穴、風溪穴等。
(9)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耳垂處的穴位有頭、額、眼、舌、牙、面頰等穴。
(10)推耳后
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于兩耳后,沿翳風、瘛脈、耳殼后、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11)養摩全耳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