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健康養生 > 吃錯藥了怎么辦?吃錯藥怎么急救?[圖]

        吃錯藥了怎么辦?吃錯藥怎么急救?[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17:05 吃藥藥丸藥片服藥

        很多人的家中往往都會備有一些基本的藥品,例如感冒藥,退燒藥以及健胃消食的藥等等,而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吃錯藥的狀況。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吃錯藥之后該怎么辦。那么吃錯藥了怎么辦?吃錯藥怎么急救?

        吃錯藥了怎么辦?吃錯藥怎么急救?(1)

        1、急救原則

        不管誤食了什么藥物,除了緊急送院外,還應做些緊急處理,減少藥物吸收,將傷害程度降低。具體的方法是:催吐、洗胃、導瀉、解毒。同時注意將剩余藥物、藥瓶,一并帶入醫院,供醫生搶救時參考。如果不了解是什么藥中毒,則應將嘔吐物、洗出物、污染物等一起帶往醫院,以便作毒物鑒定。

        2、立即催吐

        服錯藥物后,若患者清醒,應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可用中指、食指,伸入口中,刺激咽后壁,以興奮迷走神經,反射性的引起嘔吐,注意要進行反復多次的嘔吐。如果是空腹口服毒物,可先喝清水300~400毫升,再用羽毛或扎上棉花的筷子等刺激咽后壁致嘔。如果誤服者已經昏迷,意識不清時,千萬不要催吐,因為嘔吐物有可能被吸入氣道,造成窒息。

        3、適當洗胃

        催吐后,救助者要立即幫助誤食藥物者洗胃。給患者喝500毫升的溫水,接著又按催吐的方法,讓胃內容物吐出,反復多進行幾次,達到洗胃的目的。即便是在送患者去醫院的路上,也可以同時進行洗胃、催吐。如果中毒者已昏迷,應取側臥位,以免嘔吐物和分泌物誤入氣管而窒息。

        4、特殊處理

        對于能明確誤服藥物的名稱,可采取下列特殊處理方法:

        1、碘酒:誤服碘酒者應當即灌服米湯、面糊或蛋清,然后催吐。因為米湯、面湯,比較黏稠,可以保護胃黏膜,稀釋所服用液體濃度。

        2、水楊酸制劑:如腳癬藥水、止癢水,當即用溫茶水洗胃,因茶葉中含有鞣酸,能沉淀藥物而起到解毒作用。

        3、來蘇兒或碳酸等消毒藥水:可灌服蛋清、牛奶、豆漿,保護胃粘膜,吸附毒物,不能催吐或洗胃,以免再度刺激食管。

        4、過量服用維生素、健胃藥、消炎藥等,可大量飲水使大部分藥從尿中排出。

        5、若誤服了常用的滅鼠劇毒藥氰化物,應使其喝下5個生雞蛋清,再喝大量冷開水,使其吐盡。

        6、誤服藥物不明:可用木炭或饅頭燒成炭研碎加濃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解毒作用。

        5、注意事項

        誤食藥物后:在家庭內可采取催吐、洗胃及喝雞蛋清等應急措施,使之迅速排出,減少吸收,或保護食管與胃黏膜,并及時送醫院搶救。

        如果誤服強酸、強堿性藥物,不宜催吐,以免造成對食管和咽喉二次傷害,可喝些冷牛奶、豆漿等保護胃部,然后送到醫院治療。

        6、溫馨提示

        1、通常在藥物處方箋上都會有“飯前”“飯后”的藥物服用提示語,告訴患者每種藥物的吃藥時間,請大家務必遵守,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2、如果你按醫囑用藥,那么藥物就可以在你服用的當下開始發生作用,在一定時間吃下特定的藥量是非常重要的。

        3、飯前是指在進食前三十分鐘左右,飯后則是指結束進食的三十分鐘以后。

        4、萬一沒有進食的話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就請以“時間”來作為首要考量。也就是說,就算是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也請在原本預定結束進食的三十分鐘后吃藥。

        5、對于“如果沒吃東西就吃藥。胃會被搞壞”的想法,其實倒不用特別你擔心。

        6、醫生所指定的時間跟胃腸的狀態是有很大關系的。簡單來說,醫生如果希望胃酸對藥物的影響能少一點的話,就會指定沒有什么食物存在于胃里的“飯前”時間服用藥物,如果是對腸胃造成負擔的藥,就會指定在“飯后”服用。

        7、但是,還有比吃藥時間更重要的事,就是服藥次數。醫生所指定的“飯前”“飯后”時間,請務必要達到一天吃三次藥的“目標”。所以,就算沒有進食也要吃藥。另外,在飯前吃的藥如果忘了吃的話,也不用再等到下次吃飯前服用,只要在飯后吃就可以了。重要的不是你“什么時候”吃藥,而是你一天“吃了幾次”藥。

        8、有些糊涂的病人總是忘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吃藥,為了達到吃藥的次數,一次性將忘了吃的分量也一并吃下,這是非常錯誤的,絕對不能出現“這次忘了吃藥,下次吃兩份藥”的行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病沒醫好,反而出現更嚴重的副作用!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