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天之后,天氣也會變得愈發干燥,這個時候許多人多會出現一些秋燥帶來的不適癥狀,例如皮膚干燥缺水等狀況,而紅棗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所以許多人就會通過吃紅棗來調理秋燥狀況,那么秋燥吃紅棗好嗎?怎么吃紅棗能防秋燥?
一、紅棗杏仁赤豆粥
材料:
去核紅棗8枚,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粳米適量,白糖少許。
做法:
1、將赤小豆洗凈,泡兩個小時;
2、鍋中加水適量,放入粳米、赤小豆、紅棗,大火煮沸;
3、在半熟的粳米鍋內加入杏仁、白糖,文火同煮至粥成。
功效:
適用于肺陰虛,虛火旺盛者。
二、紅棗秋梨汁
材料:
無核紅棗80克,鴨梨或雪梨4只,蜂蜜150克,冰糖80克,川貝粉5克。
做法:
1、梨去皮絞取梨汁;
2、將紅棗、冰糖放入燉鍋,倒入梨汁,大火燒開后小火熬40分鐘;
3、加入川貝粉熬20分鐘,關火;
4、放涼后加入蜂蜜,充分拌勻,放入密封罐里,冰箱冷藏。食用時用干凈小勺取出,加入60℃以下的水攪勻即可。
功效:
本方滋陰潤燥,潤肺止咳,有效緩解秋季口干咽燥癥狀。
三、紅棗百合銀杏羹
材料:
百合50克,去核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姜3克,鹽3克。
做法:
1、牛肉洗凈切薄片;
2、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
3、百合、紅棗和生姜洗凈,生姜去皮切片;
4、砂鍋內加水,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姜片,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加入牛肉煲至牛肉熟,放入鹽少許即可。
功效:
本方有補血養陰,滋潤養顏、潤肺益氣的功效,適合女性食用。
紅棗本身就要滋陰補陽的作用,再加上一些食材在一起燉煮,出來不但顏色,口感很棒,還能起到驅除秋燥的作用。
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
立秋之后,是冰箱病的高發季節。不少人因為直接食用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和食物,頻頻引發胃腸炎等急性病。這是由于經過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胃腸方面的不適。
因此,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上,可推行“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同時,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盡量少吃,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在吃海鮮和燒烤時,一定要注意新鮮度。
多吃水果防止秋燥
入秋之后,天氣干燥,容易讓人口干舌燥、鼻子出血。一些人還會感到鼻腔似煙道般干燥,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干咳,有時有少量的粘液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飯都困難,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秋燥”。
預防秋燥癥,首先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和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選橙子、檸檬和烏梅等,同時,還要保持心理愉快,不煩躁。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