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部位出水是人體身上的汗液,出現的時候是需要擦掉的,艾灸部位出水說明什么原因呢?不太了解艾灸的朋友們,可以看看大眾健康網提供的詳細介紹吧!
全文目錄
1、艾灸部位出水說明什么原因
2、艾灸部位出水要擦掉嗎
3、艾灸部位出水是汗還是濕氣
艾灸是中國醫學的傳統療法,具有溫通經絡,祛除寒邪的作用。在艾灸的過程中,特別是使用溫灸器,也就是艾灸盒,艾灸腹部和背部穴位時,當艾灸結束,拿開艾灸盒以后,會發現艾灸部位有細小的水珠附著。實際上水珠是人體蒸發的汗液在皮膚表面凝結以后形成的。出現這種情況與人體內的寒濕之邪在艾灸過程中排出體外有關,是艾灸驅除人體內寒濕之邪的過程。因為有溫灸器的覆蓋,所以在艾盒灸的過程中,這種現象會比較明顯,其他部位即使看不到有水珠形成,艾灸也一樣是有祛除寒濕的作用。
建議艾灸后擦掉。
艾灸排出的水中既有皮膚上的汗液,也有人身體中的濕氣,所以這部分水中含有無機鹽、軟酸、尿酸等多種人體代謝的廢物,如果長時間停留在皮膚上,可能會對人皮膚產生刺激,從而引起不適。
而且艾灸過程會將皮膚上的毛孔張開,如果過后不及時擦去排出的水汽,容易使寒氣入侵毛孔,從而誘發人體的不適癥狀出現。
都是。
艾灸是通過產生的艾熱刺激穴位或特定部位,產生的熱量會使體內局部汗腺開放,同時人體的血液循環加快,體溫升高,機體感到發熱時需要通過張開的毛孔進行散熱,而出現出汗的現象。
而在中醫上,這是通過艾灸的藥效通過經絡的活動,進入人體將長期積壓在體內的汗濕氣排出,因此艾灸排出來的水是汗也是濕氣。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