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科普 > 日常喝豆漿時要注意哪些禁忌?豆漿不宜和哪些食物一起吃?[圖]

        日常喝豆漿時要注意哪些禁忌?豆漿不宜和哪些食物一起吃?[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7:24 喝豆漿注意禁忌不宜食物

          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喜歡喝豆漿的朋友們是非常多的,因為豆漿中不僅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經常喝豆漿對身體也有好處,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在喝豆漿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禁忌,喝豆漿才能更健康喲。那么日常喝豆漿時要注意哪些禁忌?豆漿不宜和哪些食物一起吃?

        日常喝豆漿時要注意哪些禁忌?豆漿不宜和哪些食物一起吃?(1)

        一、喝豆漿的禁忌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很多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涌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并非沸騰,是沒有熟的。沒有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因為豆漿中含有兩種有毒物質,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并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引起中毒癥狀。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就可安心飲用了。如果飲用豆漿后出現頭痛、呼吸受阻等癥狀,應立即就醫,絕不能延誤時機,以防危及生命。

        2、忌在豆漿里打雞蛋:很多人喜歡在豆漿中打雞蛋,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大大降低了人體對營養的吸收。

        3、忌沖紅糖: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甜香,但紅糖里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后,可產生變性沉淀物,大大破壞了營養成分。

        4、忌裝保溫瓶: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5、忌喝超量: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6、忌空腹飲豆漿:豆漿里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面包、糕點、饅頭等淀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淀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7、忌與藥物同飲: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里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紅霉素等抗生素藥物。

        二、不宜一起吃食物

        1、紅糖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喜歡在豆漿中加人糖,以增加其甜味。本來,在豆漿中加糖并無不妥,但如果加人紅糖就不可了。這是因為,紅糖中含有的有機酸,而豆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若將二者混合,紅糖中的有機酸將會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淀物”,不利于吸收,不利于健康。所以,豆漿中不宜加人紅糖以調味。如果確有需要,可加人白糖調味。因為白糖無此現象,可與豆漿同用。

        2、紅薯、橘子

        紅薯的主要成分為淀粉,食后會產生大量果酸,而橘子本身含果酸較多。喝豆漿時食紅薯或橘子,其中的果酸將會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影響消化吸收。所以,喝豆漿時不宜食用含果酸較多的水果和紅薯。

        3、雞蛋

        很多人喜歡在吃早餐的時候吃一只雞蛋,喝一杯豆漿,或直接把雞蛋沖到豆漿中去,認為這樣營養會更加豐富。其實不然,雞蛋不宜與豆漿同食。

        這是因為,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人體中胰蛋白酶的活性,這種酶又比較耐熱,必須加高溫方能破壞。在煮豆漿時,還容易出現假沸現象,如煮豆漿時浮于上層的大量泡沫上冒,就會給人一種已沸的感覺,其實里面的豆漿并未煮沸,其胰蛋白酶抑制物依然存在。用這樣的豆漿沖雞蛋,則胰蛋白酶抑制物與生雞蛋中的粘性蛋白質會阻礙蛋白質的分解,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雞蛋黃中含有維生素B類及生物素,而雞蛋白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只有在雞蛋煮熟透的情況下,抗生物素蛋白才能凝畫而失去作用。用豆漿沖雞蛋時,雞蛋半生不熟,蛋黃中的生物素與抗生物素蛋白結合,人體胃腸不能吸收,反而使生物素失去了營養價值。

        由此可見,以豆漿沖雞蛋食用的方法的確不好。兩者若分別食用,則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率均比較高。

        4、蜂蜜

        蜂蜜含有75%左右葡萄糖和果糖及少量有機酸,而豆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比牛奶還要高,兩者混合時,有機酸與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淀,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蜂蜜與豆漿不宜混合飲用。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