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中醫里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就是說在冬天易患的疾病可以在夏天治療。其中,凍瘡就是可以在夏天根治的病癥。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是夏天治療凍瘡的方法,快來一起了解了解吧。
夏天治療凍瘡的原則
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在盛夏酷暑期間,不失時機地“冬病夏治”凍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據了解,凍瘡的治療應整體和局部相結合。用藥時須注意補氣、補血、養血、活血。服用溫經通絡的藥,如黃芪、黨參、桂枝、生姜等。外用藥可用新鮮中草藥炮制而成的酊劑外搽。其具體方法是將藥物直接涂擦于以往患凍瘡的部位,揉搓至局部發熱,中午及晚睡前各1次,連續用藥1周。中午擦藥時,需曬太陽3—5分鐘,擦藥以后盡量不接觸水,使藥物能保持較長時間。
凍瘡局部治療法更多,有針灸、溫灸、電棒和照紅外線等。專家介紹說,針灸主要施針在容易長凍瘡的部位;溫灸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穴、關元穴等。
針對凍瘡類型對癥下藥
凍瘡潰爛
① 鹽水常洗。
② 豬后蹄燒為灰研面。以豬脂合敷患處。
③ 馬勃1塊,或馬勃膏(馬勃20克,凡士林80克),外敷,每日1次。
④ 山楂片120克,炒成炭(存性),研為細面,凡士林60克,溶解與細面混合攪勻,洗凈傷口,用紗布涂藥外敷,2日換1次,生肌止痛。
⑤ 柿子皮60克,燒存性研面,與熟菜子油適量,調勻,涂患處。
⑥ 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細末,桐油調敷患處。
⑦ 龍骨與上焙灰存性,調麻油外敷。
⑧ 煅蚌殼研細末,撒患處,用紗布覆蓋包好。
⑨ 黃丹120克,熟石膏18克,共研細末,或將藥粉直接撒在瘡面上,或用油調,或用凡士林配成20%軟膏貼敷。
⑩ 干姜片(炮微黃)、枯礬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許于患處,每日或間日換1次。
凍傷起水皰
土豆、食鹽少許,半土豆燒熟加食鹽一起,搗爛涂患處。
凍瘡潰爛不斂
活蟹燒存性,研細末,蜂蜜調涂,一日更換2次。
凍瘡紅腫、發癢 茄子梗、蒜梗各適量,切碎煎水洗燙,每晚1次。
手足凍瘡
① 老絲瓜燒存性,加豬油涂之。
② 蟹殼燒灰,麻油調搽。預先以蘿卜根、橘皮煎湯熏洗。
寒凍腫癢
羊肉、蔥(細研)各250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溫洗,每日2—3次。
凍瘡初起
① 松香60克,黃蠟30克,二味熬勻,瓦罐收貯。用時先以熱湯洗患處令皮軟、拭干,將上藥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
② 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
③ 白果樹葉,煎濃湯,洗患處。
④ 大蒜,加點紅辣椒,煮水洗。
凍瘡初起未潰
① 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處半小時,每日2次。
② 艾葉6克,蔥白(帶須)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處,每晚1次。
③ 辣椒、生姜、白蘿卜。將辣椒的里層貼在凍瘡處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將蘿卜切成厚片,烤熱后磨擦,1日3次。
④ 醋煮熱,趁熱濕敷患處,一日2—3次。
⑤ 酒90克,加姜片15克,澆開,洗擦患處。
⑥ 茄根或莖,葉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濕敷劑。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