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一到,就證明著我們已經開始進入夏季了,濕熱的夏季逼得我們體內的暑濕之氣在體內得不到釋放,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不遵循一些養生原則,那么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威脅,那么小滿節氣如何養生?小滿氣節養生應遵循哪些養生原則?
原則一: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
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原則二: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原則三: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總之,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靈活變化。
1、菊花粥
食材:菊花10g,梗米100g
制法:將菊花研磨,梗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菊花粉末,稍微煮熟即可食用,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此粥清熱解暑,經常食用能使人肢體輕松,并能醒腦提神。
2、薄荷粥
食材:鮮薄荷30g,剛米50g
制法:將薄荷煎湯另放侯冷,以梗米加水煮粥,待粥煮成時,加入薄荷湯劑冰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成,可在夏季午后涼服。
功效:此粥有清熱去數的效果。
3、綠豆粥
食材:綠豆適量,梗米100g
制法:將適量綠豆洗凈后浸泡半天,同梗米煮成稀薄粥,可作為早晚餐食用。此粥適宜于炎熱的夏天食用,是即為理想的解暑食品。
4、蓮藕粥
食材:蓮藕100g,糯米100g
制法:將蓮藕洗凈切片,取適量糯米一并放入煮粥。
功效:此粥可以養神一起、調養精神。
5、淮山薏苡仁粥
食材:淮山30g
制法:將淮山打碎,放入鍋內用水先煮10分鐘,然后加入薏苡仁40g,梗米50g,一同煮爛成粥。
功效:此粥可以健脾補腎、益氣祛濕。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