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沒有發育好,因此也非常容易出現胃腸道異常的癥狀,比方說惡心,嘔吐,拉肚子,家長們對這種情況,總是慌了神,以為孩子是食物中毒了,事實上大多數與家長的喂養方式有關,我們可以通過小兒推拿來治療,那么小兒嘔吐怎么推拿?
推前臂(推三關):適用寒吐
位置:前臂橈側,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橈側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
次數:100~300次。
功用:溫陽散寒,發汗解表,補益氣血。
主治:一切寒證。風寒感冒,腹瀉,腹痛,斑疹白,疹出不暢,病后體弱,陽虛肢冷,痿證等。
揉足三里:適用寒吐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手法:以拇指端作按、揉法。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泄瀉,下肢萎軟乏力等。
摩中脘:適用寒吐
位置: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臍上約4寸)。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端或掌根按揉叫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叫摩中脘;用食、中二指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下向下推至中脘,稱推胃脘。 主治:腹脹,嘔吐,泄瀉,食欲不振,噯氣,腹痛等。
掐右端正:適用寒吐
位置:中指甲根兩側赤白肉際處,橈側稱左端正,尺側稱為右端正。
手法:以左手固定患兒中指,用右手拇指指甲掐或拇指指腹揉右端正。
主治:驚風,嘔吐,泄瀉,痢疾等。
六腑:適用于熱吐
位置:前臂尺側,自肘關節至腕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見圖。 約推100~500次。 主治:一切熱證。高熱,煩躁,咽喉腫痛,大便干燥,鵝口瘡,腮腺炎等。
推天柱骨:適用于熱吐
位置:頸后發際正中至大椎穴(第七頸椎下方的空隙處)成一直線。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10~20次。
主治:嘔吐,項強(脖子發硬),發熱、驚風等。
傷食推拿法:分手陰陽
傷食吐:噯(打嗝)氣吞酸,厭食,脘腹脹滿,煩躁不安,嘔吐之物有酸餿之氣味,吐后得安。 分手陰陽
位置:腕背橫紋近小指端為陽池,靠拇指端稱陰池。
手法:以兩手食指固定患兒掌根之兩側,中指托住患兒手,用兩拇指自腕背橫紋中間,向兩旁分推到陽池、陰池穴,為分手陰陽;自兩旁(陽池、陰池)向中間合推到掌橫紋處,稱合推陰陽。
主治:寒熱往來,嘔吐食積,腹瀉腹脹,痢疾等。
1、嘔吐時注意體位
寶寶嘔吐時,家長最先采取的措施是,馬上讓寶寶坐起,身體向前傾,便于嘔吐物流出來,以免胃內容物嗆入氣管,導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若孩子平躺時,可以讓孩子頭偏向一側。嘔吐厲害時,嘔吐物可能從鼻腔噴出,父母需立即清除鼻腔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2、短暫禁食有助緩解
寶寶嘔吐后,不要急于讓寶寶進食,可以暫時先禁食4小時,包括牛奶、母乳都不要喂,等待嘔吐反應過去。只是每隔10~15分鐘給寶寶喝一點淡的鹽水或淡的白糖水。
3、嘔吐后補充水分
寶寶嘔吐之后,會有一些胃酸、及殘渣滯留在口腔中,難聞的味道,會加重寶寶不適。所以父母可以濕紗布沾開水清潔口腔;而較大的寶寶,可以以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異味。并可適當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
4、找準原因并就醫
若寶寶嘔吐多在進乳后發生,量少,每次1-2口,且多為奶汁,寶寶食欲及精神狀態好,大小便基本沒有變化,小兒嘔吐就不要緊,這有可能是輕微的胃食道反流或吃奶時吸入空氣;以后注意喂奶后,小兒不要立即平躺。要抱起,輕拍背部,半小時后再平躺。
如果嘔吐頻繁,嘔吐物量大,含有咖啡色液及黃綠色膽汁,甚至嘔血,以及伴有哭鬧,血便,脫水。體重增加緩慢或不增加,則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