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分娩之前胎兒有哪些變化?產后不適要怎樣應對?[圖]

        分娩之前胎兒有哪些變化?產后不適要怎樣應對?[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7:08 分娩胎兒生產

        分娩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其實是充滿了未知性的,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其實也是時時刻刻的在發生著變化,在分娩之前,其實也是有很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注意到胎兒的變化,才能更好的保護大人和孩子,那么,分娩之前胎兒有哪些變化?產后不適要怎樣應對?

        分娩之前胎兒有哪些變化?產后不適要怎樣應對?(1)

        1、分娩之前胎兒的變化

        分娩時,胎兒首先必須使顏面部朝一側橫向進入其中。再向前進人,隨著彎曲的形態,一點一點地向前不斷回旋著通過骨產道。最后終于向后方或前方回旋著生出來。這就叫做“兒頭的回旋”。

        銜接:

        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時呈半俯屈狀態,以枕額徑銜接,由于枕額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徑,胎頭矢狀縫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徑上,胎兒枕骨在骨盆前方。

        經產婦多在分娩開始后胎頭銜接,小部分初產婦可在預產期前1-2周內胎頭銜接。若初產婦分娩已開始而胎頭仍未銜接,應警惕有無頭盆不稱。

        下降:

        胎頭沿骨盆軸前進的動作,稱下降。下降貫穿在整個分娩過程中,與其他動作相伴隨。下降動作是間歇的,促使胎頭下降的因素有:宮縮時通過羊水傳導的壓力,由胎體傳至胎頭;宮縮時子宮底直接壓迫胎臀;腹肌收縮;胎體伸直伸長。

        初產婦胎頭下降速度較經產婦慢,系因子宮頸擴張緩慢及軟組織阻力大的緣故。臨床上觀察胎頭下降的程度,可作為判斷產程進展的重要標志之一。胎頭在下降過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發生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等動作。

        俯屈:

        當胎頭以枕額徑進入骨盆腔后,繼續下降至骨盆底,即骨盆軸彎曲處時,處于半俯屈狀態的胎頭枕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桿作用進一步俯屈,變胎頭銜接時的枕額經(11.3cm)為枕下前囪徑(9.5cm),以適應產道的最小徑線,有利于胎頭進一步下降。

        產道:

        胎兒出生時的通路叫“產道”。產道有從子宮下部到女性私處口的軟產道和骨盆部分的骨產道兩個部分。軟產道有伸縮性,使得胎兒容易通過;而骨產道當然就不那么容易通過了。

        內旋轉:

        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稱內旋轉。胎頭于第一產程末完成內旋轉動作。內旋轉使胎頭適應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大于橫徑的特點,有利于胎頭進一步下降。枕先露時,胎頭枕部位置最低,枕左前位時遇到骨盆肛提肌阻力,肛提肌收縮將胎兒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寬的前方,胎枕自骨盆左前方向右旋轉45°至正枕前位,小囪門轉至恥骨弓下方。

        仰伸:

        胎頭完成內旋轉后,到達女性私處外口時,子宮收縮力、腹肌及膈肌收縮力繼續迫使胎頭下降,而骨盆肛提肌收縮力又將胎頭向前推進,兩者共同作用使胎頭沿骨盆軸下降向下前方向轉向上,胎頭的枕骨下部達到恥骨聯合下緣時,以恥骨弓為支點,使胎頭逐漸仰伸,胎頭頂、額、鼻、口、頦相繼娩出。當胎頭仰伸時,胎兒雙肩徑進入骨盆入口左斜徑或橫徑上。

        復位及外旋轉:

        胎頭娩出時,胎兒雙肩徑沿骨盆左斜經下降。胎頭娩出后,為使胎頭與胎肩成正常關系,枕部向左旋轉45°時,稱為復位。胎肩在盆腔內繼續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線轉動45°時,胎兒雙肩徑轉成與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的方向,枕部需在外繼續向左轉45°,以保持胎頭與胎肩垂直關系,稱外旋轉。

        骨盆(骨產道)如何打開:為了讓骨盆變松,女性的骶髂關節(位于骨盆中央骶骨處)的結合部本來就比較小。分娩要到來時,就會分泌女性荷爾蒙,骨盆的連接處以及骶髂關節的韌帶就會變松。于是,骨產道就可以打開了。

        胎兒娩出--前肩:

        胎頭完成外旋轉后,前肩(右)在恥骨弓下娩出。

        兒頭回旋異常:兒頭回旋進行得不好時,當然對胎兒的頭部引起阻力。因此,分娩時間過長,有時也有停止進展的,把這種情況叫做“兒頭回旋異常。”

        胎兒娩出--后肩:

        后肩(左)從會女性私處緣娩出。兩肩娩出后,胎體及下肢隨之順利娩出。

        為何會兒頭回旋異常:一般說是由于胎頭過大而母體骨盆狹窄。但與此相反,骨盆過寬也可成為回旋異常的原因。胎頭回旋異常在高齡初產婦較多見。但經產婦引起異常者也不少。所以必須充分予以重視。回旋異常在產前不能預知。即使是引起了這種情況,也未必就與難產有關系。但是,當分娩完全停止進展的時候,則應盡早使用產鉗,或剖宮產。

        2、產后不適要怎樣應對

        癥狀:腹部陣痛

        很多產婦在生產后最初的那幾天,總感到下腹部疼痛,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緩減這種痛楚,因此很擔憂。

        不適有因:

        這種陣痛為宮縮性的腹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家不用過于擔心。在生產時,隨著寶寶的降臨,胎盤也娩出體外,同時在子宮壁上留下一個創傷。所以子宮會反射性收縮,來幫助創傷止血,排出惡露,當子宮收縮比較強烈,就會給產婦的下腹部感到疼痛。一般在產后6-9天此種不適就會逐漸消失。

        應對有法:

        如果腹部疼痛輕微,可以采取熱敷來緩解不適,無需做特殊處理,幾天后會自然消失。在熱敷時,一定要注意溫度要適宜,防止燙傷皮膚。另外你也可以輕柔按摩疼痛部位。如果痛楚嚴重,或是幾天后腹痛仍然持續存在,請一定及時咨詢醫生。

        癥狀:排尿困難

        也有不少產婦在產后第一次排尿時遇到困難,明明有尿意卻無法順利排出,這種情況被稱為尿潴留。

        不適有因:

        臨產前胎兒入盆產生壓力進而壓迫到膀胱,使膀胱肌肉收縮性減弱,致使膀胱功能受損,產婦產后影響的排尿。還有些產婦是因為顧慮到會陰傷口而產生排尿困難。

        應對有法:

        這種不適的應對方法和上一種情況的處理辦法一樣,按摩和熱敷都很有效,也可以聽流水聲來刺激尿意。另外還要注意外陰的清潔衛生,可以經常同溫水沖洗,同時也刺激了膀胱肌肉的收縮,能夠促進膀胱肌肉的功能恢復。

        專家建議,在分娩過中產婦如有尿意應及時排尿,產后要注意4-6小時主動去排尿,而且每次排尿都要盡量排盡,以防細菌滋生、繁殖。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