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食物中毒該怎么處理?食物中毒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圖]

        食物中毒該怎么處理?食物中毒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7 13:58 食物中毒催吐洗胃解酒

        食物中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很多食物都可能引起中毒,比如我們最常吃到的土豆可能引起中毒,還有的時候是因為食物放過期引起中毒等等,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預防食物中毒。那么,食物中毒怎么處理?食物中毒的癥狀表現是什么?

        食物中毒該怎么處理?食物中毒的癥狀表現是什么?(1)

        1、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物中的有毒物質而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一般包括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四種。

        2、食物中毒的表現

        食物中毒,有單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癥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可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3、食物中毒急救處理

        1、催吐、洗胃、導瀉。

        2、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毒素排泄。

        3、注意保護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可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B族維生素、肌苷、能量合劑等,重癥者可予糖皮質激素。

        4、對癥處理。

        4、預防食物中毒

        1、預防土豆中毒

        要預防土豆發芽導致中毒,應妥善保存土豆,防止發芽,把土豆貯存在低溫,無陽光直射的地方,購買土豆時應吃多少買多少,盡量避免存放,不吃發芽土豆,這是預防發芽土豆中毒的根本方法。

        2、預防菜豆中毒

        菜豆中毒的原因是因為烹調時未熟透,所以一定要將菜豆徹底加熱后再食用,用大鍋炒菜豆時更要注意翻炒均勻,煮熟燜透,使菜豆外觀失去原有的生綠色,吃起來無豆腥味。

        菜豆最好是燉食,使其充分熟透一邊破壞毒素;吃涼拌菜時一定要先煮沸十分鐘以上,并用鏟子不斷翻動菜豆,使其受熱聚云。另外要注意,不要吃老菜豆,吃菜豆之前摘掉菜豆兩頭,不吃豆莢,因為這些部位含毒素最多。

        3、預防豆漿中毒

        預防豆漿的根本方法就是把豆漿徹底煮開后飲用。需要提醒的是,當豆漿加熱到一定程度時,豆漿出現泡沫。此時豆漿還未煮開,應該繼續加熱至泡沫消失,豆漿沸騰,再持續加熱5-10分鐘,飲用就不會中毒了。

        4、預防黃花菜中毒

        預防黃花菜中毒,最好的方法是食用干制品,如果一定要吃新鮮黃花菜,烹調時要先用凈水浸泡,再用沸水浸燙,然后棄湯制作,使之不生不澀。

        5、預防木薯中毒

        要選擇和推廣含氰苷低且產量較高的木薯品種,種植木薯應選擇硝酸態氮較低的環境;由于木薯所含的氰苷易溶于水,經酶水解后可放出氫氰酸,因此可采取兩種方法除毒:一是食用前剝去薯皮,反復洗滌薯肉,可以溶解氰苷而除去部分毒素;二是使氰苷水解生成氫氰酸后加熱揮發去毒。可以將新鮮木薯切片,浸水3-6天,撈出曬干;也可以將熟木薯切片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8小時以上,再次蒸熟。

        6、預防白果中毒

        白果不要生食,落在地上的白果尤其不能立即食用。即便是煮熟了吃,也不能吃的太多,吃的時候應該剝掉白果中的綠色胚芽,因為胚芽中的毒素含量最高。

        7、預防河豚中毒

        河豚毒素具有融水性,耐酸性,不耐堿和對熱穩定的特性,烹飪之前要將魚頭,皮,內臟全部取出,用清水反復浸泡換水清洗,再加入2%的碳酸鈉溶液(蘇打水)浸泡24小時后處理,再用清水反復清洗,最后經檢驗確認無毒再曬干食用。

        8、預防霉變甘蔗中毒

        要防止吃霉變甘蔗,就要注意儲存好甘蔗,防止甘蔗霉變,甘蔗必須成熟后再收割,因為成熟的甘蔗含糖量高,滲透壓高,不利于微生物生長;在貯存過程中要定期檢查,發現霉變甘蔗立即銷毀,另外,在選購甘蔗時要仔細檢查,霉變甘蔗的主要特點是,外觀光澤不好,尖端和斷面有白色或綠色絮狀,絨毛狀脫落,切開后,甘蔗剖面呈淺黃或棕褐色甚至灰黑色,原有的致密結構變得疏松,有輕度霉酸味或酒糟味,有時略有辣味。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