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科普 > 秋季飲食都需要注意什么呢?秋季養生又需要注意什么呢?[圖]

        秋季飲食都需要注意什么呢?秋季養生又需要注意什么呢?[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21:32 秋季養生皮膚干燥

        秋季氣候比較干燥,容易皮膚干燥,所以秋季要注意護膚,同樣,氣候的干燥還會容易導致肺熱,而肺熱的癥狀對身體影響也很大,肺熱也要注意飲食,很多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很大。那么,秋季飲食需要注意什么?秋季養生需要注意什么?

        秋季飲食都需要注意什么呢?秋季養生又需要注意什么呢?(1)

        1、秋季飲食之道

        1.秋季飲食養生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秋季養生小常識里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2.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另外,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3.養陰潤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銀耳、山藥、蓮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話梅等。“話梅特別適合秋季食用,中醫認為酸甘化陰,話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潤為主,佐以酸味’的養生法。” 此外,秋季養生小常識告訴你應該注意多飲水。

        2、秋季保健方法

        1.立秋之后,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及時增減衣服,特別是老人家,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白露過后,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秋季養生小常識提醒你: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

        2.秋季養生要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因此,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并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3.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秋天要避免過食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等辛燥之品。秋季養生小常識提醒你:秋季氣溫漸涼,脾胃對寒涼比較敏感,應避免冷飲涼食的攝入,以免損傷脾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3、肺熱癥狀

        1、發熱

        肺熱癥的發生一般是在肺虛的基礎之上,肺虛者,身體正氣已不能固于體表,引起機體內外不能抵御外邪,即免疫力下降,風寒之邪入侵加之內邪肺熱,從而引起風寒發熱。

        2、喉燥咽痛

        肺熱者往往伴有肺燥肺火,咽喉為肺的門戶,也會被殃及,引起喉燥咽干,后期會發展為咽喉腫痛、發炎,說話聲音嘶啞,甚至于失聲。

        3、咳嗽

        肺熱者免疫力較常人低,易被邪毒入侵,邪毒入侵后易導致肺體受傷,肺氣不利,再加之肺內郁熱,易引發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而導致咳嗽。

        4、咳吐黃稠痰

        肺熱者還會出現咳吐黃色稠痰的癥狀,嚴重者會咳出帶血黃痰,這是由于熱度損傷肺體后,機體生理失調、痰結不散、淤血著肺,此時肺氣不能正常排出,體內濁氣彌漫,逆氣而上,從而咳嗽,并咳出淤積的黃痰、淤血。

        5、胸悶痛

        胸悶痛也是由于肺熱導致肺部機理失調,不能排出體內濁氣,郁結于胸肺之中,引起肺部外腫而內脹,外腫則痛,內脹則悶。

        6、舌苔黃膩

        舌苔黃為熱,膩為濕、痰,是由邪熱和痰涎濕濁交結而形成。肺熱者,肺燥有火,且體內濁氣不排、痰結不散,瘀滯體內,口舌連接呼吸道,內病而外顯,從而舌苔黃膩、口苦、口臭。

        7、大便干結

        肺熱者體內邪熱濁氣內彌上漫,肺氣逆氣而上,不能下降,從而影響到肺部下方的胃腸器官,使大腸失去傳導功能,導致大便干結、小便短赤或黃。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