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積食,眾所周知其中醫的一個病癥,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多發生于嬰幼兒。孩子積食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可大多數家庭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孩子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長久下去就會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阻礙身體發育,所以當您的孩子出現積食癥狀的時候,一定要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后果。那孩子積食發燒怎么辦?快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孩子積食發燒怎么辦?
2、寶寶積食是怎么引起的?
3、寶寶積食如何護理?
1、物理降溫
積食引起發燒,立即食用退燒藥會讓機體抵御病菌的能力下降。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可用溫水擦拭寶寶的額頭、手腳心、后背前胸,幫助降溫,能洗個溫水澡也不錯。還可以給寶寶穿著寬松涼快的衣服,幫助散熱。多喝水,補充因發熱帶走的水分,并促進新陳代謝,帶走些內熱。
2、吃些流食
在寶寶積食期間,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可適當喂些湯、粥、牛奶等流食,稍微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可以吃香蕉、蘋果促進排便。
3、幫助按摩
寶寶大便不通會引起腹脹腹痛,家長可以肚臍為中心,以掌心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在感覺到較硬的部位(可能是停滯的大便)時,要稍加用力向下推,促進便意。還可以手指蘸取嬰兒油輕輕按摩寶寶肛周,刺激排便。
4、合理用藥
積食發燒,重點要化積。可用給寶寶吃點小兒七星茶、化積口服液、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藥,幫助排便,便通則燒退,不然如果僅僅退熱的話,幾個小時后體溫還會升上來。在化積的同時密切關注寶寶癥狀和體溫,38.5攝氏度以下、無明顯異常者可不用吃退燒藥,多喝水、物理降溫即可。體溫38.5以上,可用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退熱貼、泰諾林等兒童專用藥物。若39度以上可用美林緊急退熱,但不可過量。
5、適當運動
適當的讓寶寶多活動,靠他自己的胃腸活動來消化食物,幫助化積。運動還能增加汗腺分泌,通過流汗也能帶走一部分內熱,幫助降溫。
1、腸胃功能發育不成熟
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腸道內粘膜柔嫩,消化功能還比較弱,如果爸媽不能正確的喂養孩子,什么都給孩子吃,使孩子飲食的質和量不當,都可能引起積食。
2、喂食不當
喂養不當往往是寶寶積食的導火線。如不定時喂奶,寶寶吃得過撐或過少,斷奶期食物營養量過高,一些奶粉不易被寶寶腸胃消化,或是寶寶過早食用含大量淀粉和脂肪的食物,都會損傷寶寶腸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孩子就會出現肚子脹、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等積食的表現。
3、其他原因
寶寶積食除與喂食不當有關外,寶寶胃腸道炎癥、濫用抗生素、天氣變冷、抵抗力低以及肚子受涼也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寶寶積食。
1、陳皮蜂蜜水
食材:陳皮、蜂蜜
做法:放入陳皮,加水,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煮15分鐘,最后加蜂蜜調味,當飲料喝。在外面不方面煎熬,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泡著喝。1歲以下,用陳皮5克;1歲以上用10克;2歲用20克;3歲以上用30克。
注意:本方適合積食前有腹脹的情況。(未滿1歲的幼兒禁止食用蜂蜜)
2、大麥茶
食材:麥芽
做法:放入麥芽,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煮20分鐘,取150~250毫升,一日分3次服用。用炒麥芽磨粉后熬粥,具有同樣療效。1歲以下用炒麥芽5克,1歲以上用10克,2歲用20克,3歲以上用30克。
3、糖炒山楂
食材:紅糖、山楂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發熱,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加入山楂(切開,留核)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后適量服用。本方尤其適合化解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4、山藥米粥
食材:山藥片、大米或小黃米、白糖
做法:取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即可。適合小兒積食不消、厭食、體重減輕、面黃肌瘦等表現。
總結:孩子積食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