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運動 > 健身 > 哪些動作能強身健體?強身健體該吃什么?[圖]

        哪些動作能強身健體?強身健體該吃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0-24 07:22 健身運動飲食

        健身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因為健身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健身,為了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是可以強身健體的,運動就是最常用的強身健體的方法。那么哪些動作能強身健體?強身健體該吃什么?

        哪些動作能強身健體?強身健體該吃什么?(1)

        1、哪些動作能強身健體

        1、遠眺

        遠眺有助于眼肌放松,等同于給眼睛做養生操。具體方法是:在自家陽臺或登上山峰,有規律地轉動眼球和平視遠處的樓頂、塔尖等景物。可以在遠眺時轉動眼球,眼動頭不動,旋轉運目10圈。

        2、哈氣

        早晨起床后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將嘴巴最大限度地張開,向外哈一口氣再閉合起來,合嘴時輕輕叩擊牙齒。這個動作,可通過面部神經的反射刺激大腦,使大腦盡快清醒。張大嘴巴與閉合嘴巴,能使面部40多塊肌肉有節奏地運動,防止中老年人面肌萎縮。

        3、咽唾

        中醫認為,唾液充盈,緩緩咽之,能潤五臟,養肌膚,使人長壽。具體方法是,嘴唇微合,全身放松,用舌攪動口齒,一般是圍繞上下牙齒運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依次輕輕攪動各36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用舌尖頂住上腭部1~2分鐘,促使腮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待口中唾液滿時,鼓腮含漱36次。漱津后,將口中津液分3小口咽下。

        4、摩耳

        耳為腎之外竅,通于腦,是全身經絡匯集之處。經常摩耳,可以疏通經絡、流通氣血、平衡陰陽、增強聽力,祛病養生。摩耳的動作包括: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掃外耳,雙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掃,聽到“擦擦”聲。

        5、轉頸

        長期的不正確姿勢易導致相關組織增生、損傷并最終導致頸椎病,老年朋友沒事可以多做轉頸操。動作很簡單,完成頸部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動作,速度盡可能慢,幅度盡可能大。同時配合聳肩,努力讓肩部靠近耳朵,然后再放下。

        2、強身健體吃什么

        1.火雞胸脯

        建議:每周進食3次火雞胸脯,每次攝入85克,含72單位熱量。

        每30克去皮的火雞胸肉含有7克蛋白質,能夠有效促進肌肉生長。火雞肉還富含維生素B、鋅(能促進細胞生長)和“抗癌元素”硒。馬薩諸塞州的營養學家伊麗莎白·沃德說:“火雞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卻幾乎沒有飽和脂肪,這點非常健康。火雞肉富含蛋白質也容易產生飽足感,從而就避免了暴食的可能。”

        2.橄欖油

        建議:每天攝入兩湯匙橄欖油,每湯匙含熱量119單位

        橄欖油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對保護心臟尤其重要。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和飽和脂肪酸相比,單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地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不過,這還不是橄欖油的唯一好處。美國權威雜志《自然》稱,橄欖油中含有抗炎蛋白成分,這意味著它能像布洛芬等抗炎藥那樣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橄欖油能作為烹飪用油和沙拉調味,每天在食譜里再多加上一兩勺橄欖油,你攝入的蛋白質就非常可觀了。

        3.藜谷(昆諾阿藜)

        建議:每周進食2-3次,每114克含熱量318單位

        你可能并不熟悉這種生長在安第斯山脈的谷物,但它卻非常重要。藜谷有股柔和的淡淡香味,這讓那些抱怨全麥谷物沒味的人會喜歡上它。最重要的是,藜谷中含有的蛋白質比任何其他谷物都要高,堪稱“谷物蛋白之王”。路易斯安那大學營養學教授克里斯托弗·莫爾還補充說:“藜谷還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B。”

        4.黑豆

        建議:每周進食2次,每225克含熱量227單位

        雖然黑豆體積很小,但和其它食物相比卻更能讓你感覺精力充沛、更長時間內都不會覺得餓。原因有兩點:首先,黑豆富含纖維素,能更有效地填充你的胃,并產生飽足感;其次,黑豆中含有一種結構非常復雜的碳水化合物,當在體內轉化成能量時就會讓你維持一整天的精力。和肉類食物相同,黑豆中也含有大量蛋白質,但卻沒有肉類普遍存在的飽和脂肪。芝加哥的營養學博士珍妮弗·巴思蓋特介紹說:“營養學家公認各種豆類食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那為什么專家對黑豆“青睞有加”呢?答案很簡單,那是因為和其他豆類相比,黑豆含有的纖維素更多。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