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一般我們在生活中還比較少見到這種中藥,但是其實在很多典故書籍里面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中藥,大戟雖然使用的不多,但是在一些重要的方劑當(dāng)中大戟的作用還是主要的。那么,一般大戟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中藥概述】
大戟(又名:將軍草)為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或茜草科植物紅大戟的塊根。苦、辛,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1.瀉水逐水:用于胸腹積水和水腫脹滿或痰飲停蓄胸膈的咳喘實證,如<控涎丸>、(活法機(jī)要<大戟散>)。
2.消腫散結(jié):用于癰腫瘡毒,瘰疬痰核等,以用紅牙大戟為好,如(百一選方<紫金錠>)。
【藥效鑒別】
大戟善瀉肢體水腫、并治水飲、喘滿,瘡瘍。紅芽大戟毒性較小,商品中多以紅商品中多以紅商品中多以紅商品中多以紅芽大戟為正品芽大戟為正品芽大戟為正品芽大戟為正品。
【臨證應(yīng)用】
急慢性腎炎水腫,京大戟100g,食鹽10g為末,每服2~3g。肝硬化腹水。京大戟研末,培黃裝入膠囊,每服10~15粒,3~7天服一次;治水氣腫脹,大戟30g,廣木香15g,為末,五更酒服4g,取下碧水,后以粥補之。忌咸物。
【藥理作用】
紅大戟,1.有明顯的瀉下作用。2.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較強有抑制作用;京大戟,有瀉下作用。
【化學(xué)成分】
京大戟含大戟甙是多種三萜醇的復(fù)合體,有類似巴豆油和斑蝥素的刺激作用;紅大戟含游離醌類及結(jié)合性蒽醌類。
【用量用法】
1——3g,水煎服,或入丸散劑。
【使用注意】
本品的有效成分為不溶于水的橡膠樣物質(zhì),故作丸散服用。本品反甘草(藻戟芫遂俱戰(zhàn)草)。
本品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作用,直接接觸皮膚時可引起皮膚炎癥,接觸眼睛可引起結(jié)膜炎。
【注】
京大戟呈不規(guī)則長圓形,有分枝,根頭有莖殘基或芽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溝紋及橫向皮孔。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棕黃色,纖維性。主產(chǎn)于江蘇等地。
紅大戟呈長圓錐形或紡錘形,多不分枝。頂端可見莖痕。表面棕紅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縱皺紋。質(zhì)堅實而易折斷。斷面皮部紅棕色,木質(zhì)部棕黃色,以水濕潤顯粘性。主產(chǎn)于福建、廣西、廣東、云南等地。
此外尚有草大戟(為豆科植物美麗胡枝子的根皮)呈細(xì)長單簡狀外表面暗棕色或棕褐色,栓皮常呈破裂狀,易脫落,露出紅棕色皮層;內(nèi)表面暗棕色。質(zhì)柔韌,纖維性極強,不易折斷。
【臨床應(yīng)用】
1.用于治療胸、腹積水。適應(yīng)癥和用法與芫花相同。常與甘遂、芫花同用,如控涎丹,用于胸積水較輕者,有脅肋部隱痛,舌苔粘膩,呼吸迫促。用大戟時同樣須注意:1、體虛者不要用,前人的經(jīng)驗是“弱者服之,或至吐血”;2、孕婦忌用;3、要照顧脾胃,用紅棗和蜜糖緩和其對腸胃的刺激性。
2.外用治瘡毒,要配山慈姑等清熱解毒藥,如紫金錠(成藥)。
用量:多人丸散,每次0.9~1.2g,煎劑1.5~3g。
處方舉例:控誕丹(三因方):大戟、甘遂、白芥子等分,研末,裝入膠囊,第一天服1.5g,以后每天加0.3g,漸加至3g,用大棗5~10枚煎湯,清晨空腹送服,共用5~6天,治胸腔積液。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jìn)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