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時候,是需要養生保健的,對于男性來說,也需要防寒保暖,平時除了注意穿好,也需要吃好,許多食物營養豐富,能夠補充人體的營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來抵御寒冷的冬季,那么冬季男性養生保健吃什么?冬季男性養生食物有哪些?
1、甜漿粥
大米50克洗凈與新鮮豆漿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許,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2、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凈切小塊,與粳米150克及適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3、黑米八寶粥
黑糯米100克,紅豆、綠豆、薏仁、蓮子、桂圓、百合、大棗各50克,紅糖米酒各少許。紅豆、綠豆、薏仁洗凈后,加水浸泡一晚,將紅豆、綠豆、薏仁煮、蓮子先煮爛,再加黑米等洗煮成粥狀。
4、胡桃粥
胡桃5個取仁略搗,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紅糖少許拌勻,早晚空腹食用。通過補骨益肺健脾而使氣血充盛,潤燥生津,肌膚潤澤,形體健美,烏須黑發。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
5、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
6、芡實粥
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后,改用小火熬。
7、山藥栗子粥
山藥15-30克,栗子50克,大棗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殼后,與山藥、大棗、粳米同煮成粥。
1.無虛不補
補藥是針對虛證以使身體強健,無虛之人雖患病也不宜進補。奈瑞兒養生專家指出,因為無虛之人進補,輕則是一種浪費,重則還可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如無虛之人亂用人參、鹿茸等進補,常會引起內熱陽亢等表現,出現興奮、煩熱、鼻衄等癥狀。若患病之時胡亂進補,還可能造成“閉門留寇”或“誤補益疾
、留邪致變”的危害。所以,凡遇感冒發熱、消化不良等病癥時都應暫時停止進補,待外邪已退,病情好轉時再繼續進補。
2.老年人進行藥補不可盲目
老年人進行藥補不可盲目,一定要四診合參,辨證施補,在明確是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或五臟中何臟之虛的基礎上,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地進行。絕不可不問是否需要,跟著感覺走,跟著廣告走,或別人用了覺得好也跟著用,這都是錯誤的。正如清代名醫余昕鴻說“見病不可亂補,一日誤補,十日不復,服藥者可不慎乎。”
3.不宜驟補
一般而言,老年人體質虛弱,消化等功能衰退。所以只宜平補、緩補,慢慢調養,才能達到健運脾氣、流通氣血、平調陰陽、防衰抗老之目的。所以。老年人的補品,應選藥性平和、補而不滯、滋而不膩之品。正如《壽親養老新書》指出“上壽之人,血氣已衰,精神減耗,危若風燭,百疾易攻。”所以,“大體老人藥餌,正是扶持之法,只可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藥治之。
4.謹防虛不受補
一般而言,年高體弱者消化能力也弱,而補藥又滋膩之品較多,不易被腸胃吸收,用之反加重腹脹、納呆等。因此,應用補藥時一定要顧及脾胃是否能夠吸收,必要時可先調理脾胃,或在補劑中適當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如砂仁、白寇仁等)同用。掌握進補劑量使用補益**,一定要根據老人的年齡、體質等情況按醫生規定的劑量進補。否則,劑量過小則杯水車薪,用量過大則易產生不良反應。在具體選用補品劑型時,短時間服用,或欲使療效快一些,一般宜選用煎劑或燉服若服用時間較長,則宜選用丸劑、散劑、片劑或膏滋補劑等
5.注意靈活變通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氣血陰陽相互依存,所以在虛損不足的情況下,也常相互影響,如陽虛多兼氣虛,而氣虛也可導致陽虛陰虛和血虛都可表現出機體精血津液的損耗,陰虛多兼血虛,而血虛也可導致陰虛。因此,補氣與補陽,補血與補陰往往相須為用。至于氣血兩虧、陰陽俱虛之證,則當采用氣血雙補或陰陽兼顧的辦法。奈瑞兒養生專家認為,對于虛實夾雜之證,又要根據實際情況變通進行如采用補瀉雙施,或消補兼施,或以通為補,或先消后補等,不可拘泥。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