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產前需要了解的醫學詞匯有哪些?分娩常見的危險主要有哪些?[圖]

        產前需要了解的醫學詞匯有哪些?分娩常見的危險主要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6:57 分娩難產生產

        在通常的情況下,懷胎十月以后,產婦們自然的就要開始做好生育的準備,靜靜地等待著臨產的時期到來,但是,有的時候,因為一些特殊原因,產婦不得不提前去依云待產,或許會聽到很多陌生名詞,感覺很恐懼,那么,產前需要了解的醫學詞匯有哪些?分娩常見的危險主要有哪些?

        產前需要了解的醫學詞匯有哪些?分娩常見的危險主要有哪些?(1)

        1、產前需要了解的詞匯

        關鍵詞1:配血

        全稱為交叉配血試驗。在做產前檢查時,醫生會給產婦做血型鑒定,入院后手術前還會做交叉配血試驗,以備手術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而需緊急輸血。

        輸血前交叉配血試驗是保障輸血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將受血者的血清與供血者的紅細胞混懸液混合,將供血者的血清與受血者的紅細胞混懸液混合,分別檢查有無紅細胞凝集發生以防止受血者輸血后產生溶血反應,確保輸血安全、有效。如果都不凝集,則稱為“配血相合”,可以輸血;如供血者的紅細胞在受血者的血清中發生凝集,則稱為“配血不合”,絕不可進行輸血;如果只有受血者的紅細胞在供血者的血清中發生凝集,只能在應急情況下輸血,但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觀察,如發生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注。

        對大量出血、休克、嚴重貧血等病人,往往需要進行輸血治療,但只有血型相同的人之間才能進行輸血。在血型鑒定的基礎上,即使受血者和供血者的ABO血型經檢查相同,在輸血前也一定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以排除其他因素造成配血不合的可能。

        檢驗人員在發出報告和血液之前,會多次核對受血者和獻血者的血液標本并封閉或將容器蓋擰緊后,一起放在1℃-6℃冰箱內至少保存7天,以便輸血不良反應發生時復查。

        愛心TIPS:

        *如原來有輸血史、妊娠史一定要告訴醫生。

        *告知醫生自己的血型,如原不知血型者應在手術后主動詢問醫生并牢記。

        關鍵詞2:備皮

        對擬行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手術區域的體毛清除。

        這個程序一般在手術前一天由病房護士進行(急診手術除外),范圍從胸骨以下到大腿上1/3處。備皮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肚子和大腿上部涂上肥皂液,然后剃除所有的體毛。

        愛心小貼士:

        *有條件的話在備皮后溫水淋浴以減少表皮污垢。

        關鍵詞3:導尿術

        用無菌導尿管自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很多產婦都會問:我能自行小便,為什么還要導尿呢?這是因為子宮位于膀胱的后方,如膀胱處于充盈狀態時不僅會引起手術操作不便還易在手術過程中誤傷膀胱。導尿后會將導尿管留在膀胱內24-48小時以引流尿液,防止膀胱充盈擠壓傷口而引起傷口疼痛和傷口出血。

        大部分醫院采用的是雙腔氣囊導尿管,這種管具有雙腔,其中一腔引流尿液,另一腔終端為一距離導尿管前端約3.5-4cm的球囊,囊內可注入無菌生理鹽水,使其卡在尿道口達到固定的作用。

        愛心TIPS:

        *變換臥位時注意不要壓迫、扭曲導尿管。

        *拔除導尿管后盡早下床活動,盡量不在床上小便。

        關鍵詞4:留置針

        馬上就要手術了,當你看到護士拿著一根長長的,粗粗的針頭扎入你的血管,并將針芯拔出而留下一根塑料管時一定不要緊張,這就是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是頭皮針的換代產品。

        使用留置針既能避免每日進行靜脈穿刺,也有利于血管的保護、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同時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如今臨床多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或德國進口的靜脈留置針。

        留置針與一般的輸液針在外觀上的主要區別在于,留置針約3厘米的針頭上有一層薄薄的塑料套管,當留置針穿刺入靜脈后,將鋼針抽出,而把套管留在靜脈里。每天輸液完畢后用很少的抗凝肝素或生理鹽水封管,一般可留置3-7天,再次輸液時醫務人員只需嚴格消毒然后接上輸液管就可以了。

        留置針的材質特別柔軟,對血管的損傷和刺激極小,行走和活動也很方便,不會出現普通輸液針容易挑破血管的現象。

        愛心TIPS:

        *留置針留置肢體可小幅度活動,但應避免過度活動。

        *每天輸液結束后可輕輕按摩手、足,做手部伸握動作、局部熱敷等以增加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

        關鍵詞5:麻醉

        當看到“麻醉”這個詞時,腦海里一閃而過的大概是一個與手術相關聯的模糊畫面吧!其實這僅僅是麻醉工作范圍中的一部分――臨床麻醉。確保病人在無痛與安全的條件下順利地接受手術治療,是臨床麻醉的基本任務。其實現代麻醉學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除臨床麻醉外,麻醉工作還包括麻醉前后的準備和處理,危重病人的監測治療,急救復蘇、疼痛治療等方面的工作。

        一般在手術前一天(急診手術除外)麻醉師會與產婦溝通,了解情況,如是否對哪種藥物過敏、平時有無異常出血像刷牙時牙齦出血等,告訴你麻醉時的配合方法,如術后用自控鎮痛泵的話還會告訴你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麻醉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復合麻醉。剖腹產手術最常用的是硬脊膜外腔阻滯(通常簡稱為硬膜外麻醉),為局部麻醉法的一種,即麻醉師在產婦的第3-4節腰椎間隙用腰穿針穿刺后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導管,然后將局部麻醉藥經管注入到硬脊膜外腔而使手術部位暫時失去感覺,但產婦神志保持清醒。

        愛心TIPS:

        *在麻醉醫生做腰部穿刺時側臥彎腰,使腰部盡量后凸。

        關鍵詞6:鎮痛泵

        手術創傷和強烈刺激引起的疼痛使手術后的產婦非常痛苦,但很幸運的是可以使用病人自控鎮痛(PCA)泵來緩解疼痛。這種泵可使鎮痛藥物在血液中保持穩定的濃度,并且還可自行按壓給藥以及時迅速地加強鎮痛效果,使治療更加個體化。

        與傳統鎮痛方式相比,鎮痛泵具有鎮痛效果好,用藥量小(只有靜脈用藥的1/10左右),成癮發生率低等優點,還可根據每個產婦對止痛的不同需求而靈活搭配藥物,從而避免止痛程度的周期性變化。

        鎮痛泵因所裝的藥物不同而分成硬膜外泵(泵體與麻醉時從腰部插入的導管相連)和靜脈泵(泵體與靜脈輸液管相連)兩種。通常加入兩種泵內的藥物也會不同,兩者不能混用。

        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決定選用哪種泵,然后配好鎮痛藥物并加入泵中。在手術接近結束時先推注一次首劑量,使鎮痛藥物在血液中迅速達到一定的濃度,以銜接麻醉藥物作用消退后到鎮痛泵起作用這段時間,保證產婦不痛,然后將泵與靜脈輸液管或硬膜外導管連接、固定并設置相關指標(如最大劑量、鎖定時間等)。通過設置,使產婦既能在需要時增加鎮痛用藥,又能防止用藥過量。

        愛心TIPS:

        *感到疼痛即按鍵給藥而不要等到疼痛劇烈時,這樣鎮痛效果更好。

        *使用泵期間,在翻身、更衣、下地活動時注意防止滑脫或扭曲。

        2、分娩常見哪些危險

        1.難產

        這種現象,大家也比較熟悉,就是指在生產的過程中寶寶難以順利地從產道出來。出現這種現象也不一定是寶寶的原因,但是倘若寶寶個頭太大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難產。

        一般有兩種現象,一是胎位不正的女性堅持使用順產,當寶寶身體出來了,但是頭卻卡住了。二是,寶寶的頭出來了,但是肩膀卻卡在產道里,動彈不得。遇到這種情況,1名助產士會幫準媽媽來壓肚子,而另1名則會幫助來轉動胎兒。發生難產,醫生常常會拉傷寶寶的臂神經叢,好在后期都可以通過治療恢復,不會造成太大的后遺癥。一旦發生這種現象,醫護人員是無法將寶寶推回到肚子里,也沒有時間來進行剖腹產,將會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幫助寶寶從產道中出來。難免會見到醫護人員故意將寶寶弄成骨折,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太糾結,這樣才能讓寶寶順利地從產道出來。別擔心,寶寶的骨折會在醫生的護理下得到恢復。

        2.大出血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或者是生產后都有可能出現大出血的現象,當然在生寶寶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流血,但是倘若流的血太多,超過400ml,就是威脅到產婦的生命了。

        如果發生在分娩的過程中,而寶寶還沒有正常分娩出來,醫生會立即選擇剖腹產來取出寶寶,接著找到出血的位置,想方設法來止血。

        除此之外,這還與產道受損,子宮收縮異常有關,醫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倘若補救后尚未效果,就會打開女性的腹腔,將一些大動脈的血管綁住,抑制出血。當然,如果醫生無法找到出血點,就得把子宮切除才來保障產婦安全。最可怕的是,子宮切除后依然無效,就得先用動脈攝影,然后做血管栓塞性止血。

        不難發現,倘若出現了這一現象,醫生會感到非常棘手。

        3.早期破產且感染

        醫學界認為,產婦破水后18小時內,胎兒是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的。倘若在破水后胎兒受到了感染,又無法自然順產,就需要剖腹來解決了。

        準媽媽破水后,發現自己羊水有異味,肚子疼,發熱心跳加速,或者在進一步檢查后發現白細胞增多等等這都說明寶寶已受到感染了。如果準媽媽們破水已經超過了48小時,寶寶也已經感染,產婦將會被打上抗生素,同時提前生產。倘若生產困難,醫生會馬上采取剖腹。

        寶寶受到感染是很危險的,即使寶寶通過剖腹成功降生,但由于受到感染依然會威脅到身體健康。因此如果你是孕8月-9月期間破水,要趕緊去醫院,配合醫生產下嬰兒,防止有感染的可能。

        4.前置胎盤

        倘若你在懷孕7個月后,發現下身總是流血,一次比一次多,但是又沒有任何疼痛,那你就要小心了,或許你已經中了“前置胎盤”。有的前置胎盤是可以自然分娩,但是有的前置胎盤則必須要剖腹產,此外如果流血太多,醫生是優先考慮大人的,也就是說是在實行剖腹產的時候是先保障大人的生命安全的。如果你不幸中彈,遵照醫囑,多躺在床上休息,盡量不要出去活動。為了避免出血量過大,盡量不要憋尿。

        5.胎兒窘迫

        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心跳來判斷出他是否缺氧,一旦寶寶心跳變慢,就說明他的含氧量可能出于低迷的狀態。

        原因有很多,比如說破水很長時間,寶寶得不到羊水,或者是寶寶的臍帶被壓迫,再或者是臍帶繞頸等等。一般來說寶寶的心跳是120-160次/分,如果不在這個范圍,就說明寶寶的吸氧有問題了。當然,也有寶寶出現短期的缺氧,這時只要側躺,或者是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輸液或者吸氧就可以解決。只有嚴重時,醫生才會讓你的寶寶早點出生。

        6.羊水栓塞

        倘若出現這個癥狀就非常嚴重了,它是指羊水進入到母體的血液中,產婦無法凝血,會出現大出血,休克甚至是死亡。注意,這種死亡率是很高的,因為醫生是無法預防這個癥狀,也無法提前知道這個癥狀的。

        一旦出現這個癥狀,醫生也只有給產婦輸入新鮮的血液來緩解,但是卻不是最根本的方法,產婦依然有生命危險,這個方法是無法徹底止血的。

        最棘手的是倘若寶寶還沒出生,醫生變要采取剖腹,剖腹就必然要出血,這種情況下可能就只能保一個了,醫生會根據家屬的意思來尋求解決方法。

        7.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準媽媽在懷寶寶期間倘若出現了水腫,高血壓或者是蛋白尿,只要占了兩項,就可以被診斷為該癥。也有的準媽媽在懷孕5個月后才出現該癥狀,這也非常正常。

        準媽媽血壓太高,其肝功能就會發生異常,大腦意識便會模糊等等,自然會威脅到自身和寶寶的健康,醫生會盡量催產,讓寶寶先行降生,甚至在必要時進行剖腹產。

        如果患有該癥的準媽媽也不必太過擔心,只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多多休息,服用孕婦專用的降壓藥物,多吃點蛋白質的食物。

        8.子宮破裂

        在很久以前,這個癥狀常見于生了很多胎的媽媽,因為她們的子宮長期都保持撐開的狀態,所以子宮壁很薄,子宮很容易破裂。但是如今已經進入計劃生育的年代,該癥狀并不常見于順產的媽媽了,而是常見于剖腹產的媽媽。已經經歷過剖腹產的女性在生第二胎時,倘若想要進行順產,就非常容易出現該癥狀。

        一般來說,也是可以提前發現的,比如準媽媽們發現肚子很脹,那是可能發生了內出血,或者是寶寶的心跳突然變得很慢,或者你可以撫摸著肚子就能摸出寶寶的身體結構了,這種癥狀一旦出現,解決辦法就只有剖腹產。

        9.胎盤早期剝離

        眾所周知,寶寶只有在出生后,胎盤才會與子宮分開來,但是這一癥狀則是在寶寶還未出生就分開了。一旦發生這一癥狀,寶寶就無法得到充足的氧氣。

        關于該癥狀的判斷,倘若發生在懷孕期間,準媽媽會覺得肚子很疼而且子宮會變得很硬。而在生寶寶期間,因為這種疼痛和生寶寶的疼痛是混合在一起的,醫生是難以判斷的。除此之外,醫生還會借助超聲波以及檢測羊水的變化來判斷,倘若寶寶突然心臟變慢,醫生就會采取剖腹,讓產婦提前分娩,以保證寶寶的健康。

        10.臍帶脫垂

        這一癥狀在準媽媽破水的時候,或者是胎位不正的準媽媽身上發生。如果寶寶胎位正常,但是在分娩時頭還沒有進入到骨盆,臍帶卻先行脫落,隨著生產過程中寶寶一點點地下降,臍帶就是受到寶寶的擠壓,寶寶便自行切斷了血液供應,可謂是一種自殺行為,3分鐘之內就會造大腦成缺氧甚至是死亡。一旦發現此癥狀,醫生一般會讓準媽媽保持著頭部低,腳部高的姿勢,這樣便阻止寶寶壓迫臍帶,然后把手伸進產道頂住胎兒的頭部,并馬上實行剖腹產。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