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科普 > 骨頭湯怎么做有營養?做骨頭湯的技巧有哪些?[圖]

        骨頭湯怎么做有營養?做骨頭湯的技巧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9 19:47 骨頭湯喝湯熬湯補鈣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喝湯補充營養是最好的,很多人平時會熬湯喝,熬湯會將食物中的營養都煮入湯中,很多人熬湯的時候會熬骨頭湯,總是聽人說吃什么補什么,喝骨頭湯能壯骨,還能補鈣,那骨頭湯怎么做有營養?做骨頭湯的技巧有哪些?

        骨頭湯怎么做有營養?做骨頭湯的技巧有哪些?(1)

        1、骨頭湯怎么做有營養

        第一步:先燒開一鍋水,放入棒子骨,焯水幾分鐘,將骨頭里的血水煮出來,撈出來骨頭,倒掉水。這個過程就叫做“出水”或“飛水”,不僅可以除去血水,還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過于肥膩。

        第二步:在高壓鍋里加入冷水,放入老姜片,再放入焯過水的棒子骨,放點胡椒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入幾滴白醋。

        小貼士:

        1.用冷水燉湯,冷水要一定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層的蛋白質不會馬上凝固,里外層蛋白質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湯里,這樣湯的味道更鮮美。

        2.燉骨頭湯的時候,加入幾滴白醋,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鈣、磷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加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味道。

        3.用高壓鍋燉骨頭湯,這樣出油多些,湯更濃些,更白些,更鮮美些,而且燉骨頭湯不易時間太長,久煮后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

        第三步:用勺子按順時針方向攪動均勻,蓋上鍋蓋,用大火煮,當高壓鍋里出氣了,先用大火煮三分鐘,再改用小火燉30分鐘,悶到高壓鍋里不出氣了,再開蓋。

        第四步:骨頭湯上面有很多油,可以將湯面上浮著的油用一個小碗裝上,下次煮菜待用。

        第五步:將鍋里的湯分裝在2-3個保鮮盒里裝上,再放入冰箱里的冷凍室里放著,吃的時候拿出來一盒解凍、煮開,放入蔬菜煮就行了,在湯里只需加點鹽,就鮮美無比了,而且營養豐富,煮出來的蔬菜也不會流失維生素。

        小貼士:可以在湯里加入白蘿卜、白菜、萵筍、青筍、藕、蘑菇等蔬菜一起煮,吃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再做味碟蘸著菜吃,這樣非常適合冬天吃,吃得身體暖暖的,很舒服。相關精彩閱讀:骨頭湯怎么做?

        2、營養骨頭湯的技巧

        1.豬骨含大量有機鈣,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且豬骨中的鈣與磷的比例是自然平衡的,吃時不需另行補磷。

        2.由于醋中的醋酸有軟化骨頭的作用,加醋后能使骨中的鈣、磷易于溶解在湯中,容易被人體吸收。后放鹽是要保持其原有的滲透壓,使鈣、磷在酸性環境下易于在湯中溶解,不讓鹽去破壞其滲透平衡。

        3.所用的鍋要有所選擇,要能防鋁補鐵。一般家庭用鋁制蒸鍋的較多,但如用鋁制鍋蒸煮,加醋后會使大量鋁溶入湯中,嚴重影響湯的質量,甚至會造成鋁中毒。而使用鐵鑄造的鍋來加醋蒸煮,則能使對人體十分有益的二價鐵進入湯中,這對在全國占40%的幾億缺鐵者,就既補鐵又補鈣、補磷,當然就好上加好了。

        4.由于加醋蒸煮,湯的鮮味可能多少要受到一些影響,故要適量,在出鍋時再加點味精和姜末、蔥花等佐料即可彌補。

        5.這種湯最好在晚餐時食用,因人體吸收鈣的生物鐘的峰值在晚上,這時補鈣其利用率會大大高于白天。

        6.紫菜富含鎂,有利于鈣、鎂、磷相互依存和按比例地被人體更好地吸收。

        3、喝湯的誤區

        1.喝湯不吃渣

        有人以為,用各種主輔原料煮的湯,尤其是煨得時間長的,湯很濃,味很鮮,湯中的“渣”嚼之乏味,以為養分成分都到湯里往了,故只喝湯而不吃“渣”。有人做過試驗,用魚、雞、牛肉等高蛋白食品煮6小時后,看上往湯已經發白,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卻只有6%-15%,即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顯然,只喝湯不吃其中內容物是極大的浪費,久而久之還會導致養分不良。實在,經過長時間燒煮的湯,其“渣”中的蛋白質已被充分水解,結構變得疏松,口感固然不太好,但其中的肽類、氨基酸更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因此,除了吃流質的人以外,應提倡湯與內容物一起吃下往。

        2.愛喝“獨味湯”

        有的人愛好喝單味黑魚湯、鯽魚湯、排骨湯、清燉母雞湯等,以為這樣的湯味道純粹,養分好。實在每種食品所含的養分素都是不全面的,因此,應提倡用幾種動物與植物性食品混雜煮湯,不但可使味道更鮮美,也使養分更加全面。

        3.喝太燙的湯

        有的人偏愛喝滾燙的湯,然而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固然燙傷后人體有自行修復的功效,但反復損傷又反復修復極易導致上消化道黏膜惡變。經過調查,喜吃燙食者食道癌的發病率很高,因此,進餐時喝50℃以下的湯是合適的。

        4.飯后喝湯

        有的人是在把飯和菜都吃下肚后再喝一大碗湯,這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由于最后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雜得很好的食糜稀釋,影響食品的消化吸收。準確的吃法是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先潤滑一下,以減少干硬食品對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增進消化腺分泌,起到開胃的作用。飯中適量喝湯也有利于食品與消化液的攪拌混和。對于需減肥的人,飯前及飯中喝較多的湯可提前發生飽腹感,利于飲食節制。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