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心理 > 人生感悟 > 消除心理疲勞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消除心理疲勞?[圖]

        消除心理疲勞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消除心理疲勞?[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0-26 10:14 心理疲勞情緒

        身體確實容易受累,身體的勞累可以有辦法來治療,但是如果心理勞累的話,是非常不容易治好的,而且心理的疲勞是真的非常讓人煩心的,那么到底消除心理疲勞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消除心理疲勞?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心理疲勞的知識,現在為大家介紹。

        消除心理疲勞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消除心理疲勞?(1)

        1、消除心理疲勞的方法

        說到威脅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一定會想到大氣的污染,食品的安全等等,其實,我們是不是忘記了一個因素呢?這個因素就是心理疲勞,我們中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正在消消的偷走我們的身心健康。

        近半個世紀以來,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譜已轉為找不到病原體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及腫瘤等。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較為復雜,但大都與精神心理、社會環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稱:“工作緊張是影響許多職員健康的危險因素。”這一結論明確指出了過度勞累帶給人體的危害。科學家們宣稱,2000年后,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疲勞將會比疾病更廣泛地影響人們的學習與工作。太累、太疲勞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詞。心理疲勞一躍成為現代社會的“隱性殺手”。

        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疲勞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復的心理刺激及惡劣的情緒逐漸形成的。它超越了個人心理的警戒線,這道防線一旦崩潰,各種疾病就會乘虛而入,不斷發生。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在精神上會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身體上則會引發多種心身疾患。當心理方面出現功能障礙時,會表現為緊張不安、動作失調、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工作效率下降等等。心身疾患則表現為一系列軀體疾病如偏頭痛、蕁麻疹、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月經失調、欲望減退等等。

        心理疲勞是不知不覺潛伏在人們身邊的一個“隱性殺手”,它不會一朝一夕就致人于死地,而是像慢性中毒那樣,到了一定的時間,達到一定的“疲勞量”,才會引發疾病。所以平時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疲勞呢?

        科學家研究發現,下列8種方法值得一試:

        1、健康的開懷大笑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泄方式。

        2、高談闊論會使血壓升高,而沉默則有助于降壓。在沒必要說話時最好保持沉默,聽別人說話同樣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3、放慢節奏,把無所事事的時間也安排在日程表中。

        4、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有助于舒緩緊張壓力。

        5、做錯了事不要總是自悔自責,要能夠正常地工作。

        6、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對一些人說“不”。

        7、夜深人靜時,悄悄地講一些只給自己聽的話,然后酣然入夢。

        8、既然昨天及以前的日子都過得去,那么今天及往后的日子也一定會度過,多念念“車到山前必有路”。

        每個生活中的人都會有感覺累的時候,累了除了要保證足夠的休息還需要進行合理的心理調節,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自己的健康。

        2、緩解腦力疲勞方法

        1、首先應講究心理衛生、加強品德修養,自己的心胸要開闊,以減少心理疲勞的發生。一旦出現,應及時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不要悶在心里,比如找知心朋友談談心。

        2、進餐時間規律化。有規律地進餐,可以使身體經常處于正常的新陳代謝狀態。

        3、多鍛煉。身體健康的人可以進行一些體育活動,譬如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散步等。鍛煉可以使人工作起來更自信,碰到困難時更加從容不迫。黃昏時活動活動身體還可以使你更快地進入夢鄉。

        4、多睡覺。精神疲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睡眠不足。有這種情況的人每天應當多增加一個小時的睡眠。每個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應該找出最適合于自己的固定睡眠時間。

        5、把握精力高峰期。有些人上午生氣勃勃,有些人晚間精力充沛,找出自己的精力高峰期極為重要,這樣可以恰當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