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中醫理論 > 刮痧和拔火罐有什么區別?刮痧和拔火罐哪一個排毒效果好?[圖]

        刮痧和拔火罐有什么區別?刮痧和拔火罐哪一個排毒效果好?[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0:54 刮痧拔火罐中醫

              刮痧和拔火罐都是傳統中醫的特色方法,都比較能有效地進行排毒養生,很多人也喜歡用這兩種方式來進行調理身體,兩者各有千秋,有一個注意點就是不能經常性地進行這兩種活動,但是也有區別,那么刮痧和拔火罐有什么區別?刮痧和拔火罐哪一個排毒效果好?

        刮痧和拔火罐有什么區別?刮痧和拔火罐哪一個排毒效果好?(1)

        一.兩者的排毒效果

        1、刮痧

        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

        這些毒邪越深,郁積的越厲害,那么它就越劇烈,象發急如燎原之勢,對于這種情況,就必須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

        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2、刮痧能排除毒素

        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使血液得到凈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勢,促進康復。

        3、刮痧能行氣活血

        氣血(通過經絡系統)的傳輸對人體起著濡養、溫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經絡通暢,氣血通達,則瘀血化散,凝滯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氣血通達無礙,局部疼痛得以減輕或消失。

        4、拔火罐

        中醫學認為拔火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培本固元。

        拔火罐用于保健強身常用穴位:腎俞、關元、關元俞、太溪。

        通過拔罐對皮 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 機體的陰陽平衡,使虛衰的臟腑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刮痧與拔火罐是各有千秋,但在排毒方面,刮痧比拔火罐的效果更好。

        二.刮痧和拔火罐區別

        這兩個傳統方法各有適用范圍。簡單來說:病邪在表,刮痧好;病邪在里,拔罐好。如果不好判斷表里,可以先刮痧,再拔罐。

        A、刮痧

        是將附著于毛細血管壁的瘀血壓出,然后再經吸收,經過全身循環,將廢物從尿液排出。

        刮痧善于祛瘀。適應癥: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

        中暑或者感冒時,可在后背膀胱經刮痧。

        對于疼痛處,可在痛點及周圍刮,順著經絡,哪兒痛就刮哪兒。

        B、拔罐

        對于刮痧無法解決的肌骨疼痛,可采用拔罐法。病灶點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現黑紫印,那深層的瘀血就被拔出來了;如果還是罐下無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處拔幾天,每天10分鐘,直到出現黑印為止。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并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癥。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癥。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拔罐可補可泄。補呢,就是用罐數量要少,引氣集中一處。如想補腎,就光在腎俞穴拔罐;補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會將氣血分散,達不到補的效果,會白白瀉耗了氣血。如果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將氣血引入膀胱經,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這對于氣血虛弱的人便大為不利了。

        拔罐可用真空罐。拔前可在皮膚上抹點潤滑油,這樣拔皮膚不會痛。拔的時間以覺得舒服為準,氣血虛弱的就少拔一會兒。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