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女性 > 懷孕后吐的厲害怎么樣有效緩解?懷孕后吐的厲害飲食要注意什么?[圖]

        懷孕后吐的厲害怎么樣有效緩解?懷孕后吐的厲害飲食要注意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1:40 懷孕嘔吐孕婦備孕

        多數女性在懷孕之后都會有一些不適的癥狀,特別是在早期的時候,一般都是正常的,比如多數孕婦在孕早期都會有容易吐的癥狀,雖然是正常的,但是其實對身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那么,一般孕婦在孕早期吐得比較嚴重時該怎么緩解呢?

        懷孕后吐的厲害怎么樣有效緩解?懷孕后吐的厲害飲食要注意什么?(1)

        1、生姜片貼內關穴

        據孕媽媽親測,在懷孕初期,孕吐很嚴重的時候,使用生姜片貼在內關穴的位置有很好的止吐效果。原理是生姜性溫,可溫中止嘔,能有效緩解孕吐,而刺激內關穴有止嘔的效果。所以,孕吐的很厲害的媽媽們不防嘗試,把生姜切成薄片,貼于內關穴10分鐘左右。

        內關穴位于手腕的手掌側,手腕的內側有粗橫紋,從橫紋中央,朝手肘方向三指寬處,內關穴就在二條粗筋中間。

        2、喝蘇打水

        蘇打水是碳酸氫鈉的水溶液,屬于堿性溶液,可以中和孕婦因為孕吐產生的過多胃酸,所以孕婦可以喝蘇打水緩解惡心。生姜有止嘔的作用,孕婦還可以選擇生姜味的蘇打水。喜酸的孕婦在服用時還可以再加一片檸檬,對于緩解嘔吐厲害效果不錯。而且,由于孕吐厲害,孕婦可能存在脫水的情況,喝水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3、服用維生素B6

        服用維生素B6止非常嚴重的孕吐,是一種傳統的方法。對于很多孕婦都能夠起到效果。但是由于維生素補充過量也容易引起危害,所以,維生素B6制劑的補充,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當然,多吃維生素B6豐富的食物是可行的,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香蕉、堅果、綠豆、胡蘿卜,西蘭花、土豆、瘦肉和魚。

        4、適當活動

        雖然孕吐嚴重會讓孕婦很累,一難受就喜歡躺著,其實這樣子并不好,除非能夠睡著,否則躺著只會加重孕吐。所以,能站著就別坐著,能坐著就別躺著,在身體較舒適的時候盡量多活動,多散步。但是,注意,進食后要坐著休息片刻,不要立即活動。

        5、及時就醫

        懷孕一個月的時候,如果嘔吐的過于厲害,自己沒有辦法緩解的話,還是建議及時就醫治療。有些孕婦可能都嘔吐出血絲了,這種情況就不要硬抗了。醫生可以采取藥物、輸液等方式來緩解孕吐,補充營養。

        6、飲食建議

        1.一定要少食多餐,過饑或過飽都會誘發惡心嘔吐,餐后還要注意靜坐休息,移動幅度過大可能造成胃部不適進而引起惡心嘔吐。

        2.避免油膩食物,此類食物不易消化,而且油膩的氣味有也會觸發惡心嘔吐。

        3.孕吐反應很容易讓胃口不好,這個時候可以嘗試進食面食、土豆類食物,比較容易吃下。

        4.孕吐最常發生在晨起或晚餐前,因此時胃處于排空饑餓狀態。解決辦法是吃1-2片蘇打餅干,小口喝溫水,等到不適感緩解后再起床或移動,這樣可以減少孕吐。

        5.碳酸飲料對于孕婦嘔吐效果不錯,孕婦可以適當服用,但是由于不太健康,所以不能多喝。

        6.可以進食新鮮水果,如蘋果、葡萄、檸檬、橙子等,這些不容易造成孕吐。

        7、孕婦飲食注意

        1、營養要均衡

        秋季是很多新鮮蔬果上市的季節,這時有些準媽媽因害怕攝入太多的主食而造成體重增長太快,于是她們便用水果代替主食,這樣往往容易造成營養失衡,這種做法是不行的。準媽媽秋季飲食要保證營養的均衡,各種營養素的搭配一定要保持平和,無論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面,還是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亦或是含有礦物質的肉類等等,都要保證足夠的攝入量,不可只傾向于一方。

        2、不可以盲目進補

        秋季孕婦補身是必要的,但應以溫和、清淡為宜,可選用燕窩、黨參、茯苓、麥冬、沙參、蓮藕、銀耳等,不僅吃了有營養,還有有安胎凝神的功效。要少吃狗肉、羊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推薦食譜:雞蛋棗湯

        所需食材:雞蛋2個、紅棗10個、紅糖適量。

        做法:鍋內放水煮沸后打入雞蛋,水再沸下紅棗及紅糖,文火煮20分鐘即可。

        功效:補氣益血。

        提醒:孕婦秋季進補應該科學進行,多聽取醫生的建議,千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得不償失,那就不好了。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