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女性 > 糖尿病孕婦要注意什么?孕期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圖]

        糖尿病孕婦要注意什么?孕期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5:38 糖尿病性生活性功能孕婦

        提起糖尿病大家不陌生,這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內分泌科代謝性疾病,危害是非常大的。對于該病除了醫學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日常飲食調節,還有運動之類,總之有效控制血糖很重要。那么糖尿病孕婦要注意什么?孕期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糖尿病孕婦要注意什么?孕期如何有效控制血糖?(1) 

        1、注意事項

        1.在懷孕前把糖尿病控制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且避免底血糖的發生。

        2.對糖尿病孕婦管理目的是通過糾正從懷孕開始至分娩后的高血糖為主的代謝紊亂,有利于胎兒正常生長發育和分娩過程,減少或防止多種妊娠并發癥。

        3.糖尿病妊娠的飲食宜少食多餐,每日以4—6餐為宜,總熱量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為1.47x105—1.67x105焦耳,妊娠期體重增加以10—12KG為宜。

        4.胎兒及胎盤功能監測。其指標有:24小時尿E3測定、血漿HPL測定等。在妊娠13周需要超聲儀測胎兒大小及有無畸形,定期查胎心及胎兒活動。在妊娠32—34周應開始監護胎盤功能或胎兒成熟情況。

        5.血糖控制。要求空腹血糖<5.8nmol/L,餐后2小時血糖<7.2mmol/L,糖化血紅蛋白<7%。若達不到以上標準應采用多次胰島素(3-4次)注射治療,并配合少量多餐。在分娩后,胰島素需要量顯著減少,應及時調整用量。

        2、糖尿病患者吃什么

        一、地瓜南瓜入粥

        地瓜、南瓜雖然有甜味,但是與同等克數的米面相比,它們能量更低飽腹感更強血糖負荷也更低,不僅不用不敢吃,反而吃了還有助控糖。可以將地瓜、南瓜直接搭配五谷雜糧煮粥,將五谷雜糧大火熬10分鐘后再放入切成塊的地瓜、南瓜,可以避免地瓜和南瓜煮軟爛,更有助于控糖;當然也可以直接將南瓜或地瓜用大火蒸一下替代部分主食,大火蒸的目的是縮短時間,避免軟爛,利于控糖。(下面是自家做的粥,美味~~)

        二、果干入飯

        為了利于控糖建議糖友們的飯都雜糧化比如全麥面包、蕎麥燕麥糙米雜糧飯,玉米窩窩頭等,這樣粗雜的飯可能讓你難以下咽,那就加點葡萄干、枸杞子干改善一下口感;不過需要把果干用量減少到就起個點綴的作用就行,最多一小撮。

        三、天然甜味劑入菜

        平時最愛的西紅柿炒雞蛋不放白砂糖酸得吃不下,可以放點天然甜味劑木糖醇,它在體內的代謝不需要要胰島素協助,不會引起血糖升高,而甜度又與蔗糖相當,是糖友們理想的蔗糖替代品;不過有研究發現每天服用130克以上會出現腹瀉現象,所以木糖醇也要悠著點用。

        四、選擇低血糖負荷水果

        酸甜可口的水果當然也可以吃,不過建議選擇低血糖負荷的水果,并且控制好量就好。常見的低血糖負荷的水果有:蘋果、李子、櫻桃、柚子、桃子、梨、橙子、杏、柑,就把這個列表當成是糖友吃水果的肯定列表,建議每天控制在200克(去皮、去核的可食部分)以內,偶爾吃多點也控制在350克以內,至于其它不在列表上的水果建議更少吃。

        這些水果還可以入菜比如梨球燉雞翅、黑椒蘋果牛肉粒、櫻桃豆腐、鮮橙排骨,但是生吃的水果量就要減少。

        五、選擇無糖預包裝食品

        有時候外出為了避免低血糖,糖友們可能還帶點方便的預包裝食品,建議選擇無糖食品(營養成分表中糖的含量低于5克/100克或100毫升),除了關注糖含量以外還要關注脂肪,有些無糖食品脂肪含量很高,也不利于控糖;

        同時也不要將無糖食品和無蔗糖食品混淆,有些無蔗糖食品雖然不含有蔗糖,卻添加了麥芽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麥芽糊精等成分,這些成分升血糖速度也快,尤其是麥芽糖,升血糖速度比蔗糖還快,因為一分子麥芽糖在體內代謝產生兩分子葡萄糖,而一分子蔗糖在體內代謝只產生一分子葡萄糖,而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不過無糖食品多為餅干、面包、藕粉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加餐吃了這樣的食物,正餐的主食就得適量減少,這樣少吃多餐才能控制總能量,才有助于控糖。

        除了以淀粉為主要原料的無糖食品,也有其他類的一些無糖食品,比如無糖酸奶、無糖飲料。酸奶是很健康的飲品,無糖酸奶更是,其他無糖飲料偶爾可以喝點解解饞,無糖可樂就建議盡量不喝,因為可樂中會含有磷酸,會加速體內鈣的流失,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