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酸梅湯喝多了有什么危害?過量飲用酸梅湯的危害有哪些?[圖]

        酸梅湯喝多了有什么危害?過量飲用酸梅湯的危害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14:33 酸梅湯飲料夏季

        夏季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喝一些飲料,酸梅湯是很多人的選擇,酸梅湯清熱解渴,味道酸甜,許多人都喜歡喝,酸梅湯的營養也是很不錯的,不過酸梅湯要注意適量飲用,喝太多對身體可能不好,那么酸梅湯喝多了有什么危害?過量飲用酸梅湯的危害有哪些?

        酸梅湯喝多了有什么危害?過量飲用酸梅湯的危害有哪些?(1)

        1、酸梅湯喝多的危害

        過度飲用酸梅湯小心疲憊,酸梅湯的飲用禁忌,制作酸梅湯主要使用烏梅,加上適當的一些調味品進去,還有營養來說,酸梅湯含有的有機酸性物質最豐富了,對我們人體帶來很多好處的,也是擴張血管最好的一種物質了。

        酸梅湯很多人都喜歡的,還有營養也比較豐富的,酸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如檸檬酸、蘋果酸等。其中,有一種特殊的枸櫞酸,它能有效地抑制乳酸,并驅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身體內乳酸含量過高,是導致人疲勞的重要原因。因此,當夏日疲憊時,喝杯酸梅湯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另外,這么多酸性物質還可以促進唾液腺與胃液腺的分泌,不僅生津止渴,出外游玩時也能避免暈車,或者在喝酒過多后,起到醒酒的作用。

        酸梅湯含有營養比較多,尤其是含有的一些有機酸性物質最多,尤其是維生素B2含量極高,是其他水果的數百倍。雖然味道酸,但它屬于堿性食物,肉類等酸性食物吃多了,喝點酸梅湯更有助于體內血液酸堿值趨于平衡。

        從中醫上來講,肝火旺的人更宜多吃酸梅。它不但能平降肝火,還能幫助脾胃消化、滋養肝臟。另外,酸梅還是天然的潤喉藥,可以溫和滋潤咽喉發炎的部位,緩解疼痛。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口味不同,在家自制不同風味的酸梅湯。

        例如用酸梅20克、甘草10克、紅棗10個,加白糖適量,煮點紅棗酸梅湯,可起到解渴健脾的作用。或者用綠豆100克、酸梅50克,加白糖煮成綠豆酸梅湯,能夠清熱解暑、生津止咳。但是,兒童最好少吃酸梅類食品。因為他們的胃黏膜結構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質的持續侵蝕,時間久了,容易引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過度飲用酸梅湯小心疲憊,酸梅湯的飲用禁忌,大家要注意孩子是不能喝得太多酸梅湯的,對腸胃是有一定損害的。

        2、酸梅湯的做法

        (1)方法一

        材料:

        烏梅、山楂、甘草,比例大概就是3:2:1,甘草多了味會苦。還有就是冰糖(如果味道太酸或苦的話再放)。

        做法:

        1將搭配好的材料放入盛滿水的鍋中煮開。

        2煮開后將火開為小火熬制40分鐘左右。

        3聞聞味熬制出來沒有,再品嘗一下味道是否合適,如果合適就可以等涼后飲用了,如果味道不合適可以放入冰糖調整一下。

        關鍵的步驟:

        放入材料后一定要煮開一次水,再調小火熬制。

        之前不要放下冰糖,等最后味道出來后再放冰糖調整味道。

        (2)方法二

        原料:

        烏梅100克,山楂100克,甘草10克,糖桂花5克,冰糖適量。

        做法:

        首先,在盆中加入一大勺清水,把烏梅,山楂,還有甘草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

        然后在砂鍋中加入1000克的清水,再把泡好的烏梅,山楂和甘草一起放入砂鍋中,然后用大火燒開,燒開之后,再改用小火煮30分鐘,接下來往鍋中加入適量冰糖,然后再蓋上鍋蓋,煮10分鐘左右的時間,等開鍋以后,用小勺攪拌幾下,就可以盛入小碗里了。

        最后再加入一小勺糖桂花攪拌均勻,可口的酸梅湯就做好了。

        保存:

        沒有開封的原料,放在冰箱里保存可放三個月。

        (3)方法三

        主料:烏梅、甘草、陳皮、山楂

        輔料:冰糖、桂花

        1.先將烏梅洗凈,可以多洗幾遍把烏梅上藥材味稍稍洗去,放入砂鍋中備用。

        2.甘草、陳皮、山楂洗凈,一同放入砂鍋中。

        3.在鍋中加入適量的冰糖,加入水,中火煮開后轉小火,慢慢熬煮一個小時,將桂花或者玫瑰花放入鍋中,悶煮一會,然后關火,晾涼,用漏勺將原料全部濾掉,然后就可以飲用了,也可以冰鎮之后飲用。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