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科普 > 早上吃什么水果最好?不同水果的最佳食用時間[圖]

        早上吃什么水果最好?不同水果的最佳食用時間[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9 18:31 早上水果果汁早餐

        水果的種類有很多,并且大多都具有非常不錯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功效,所以不少人平時都經常會食用水果,而在吃水果的過程中,許多人都很好奇食用水果的最佳時間,那么早上吃什么水果才最好呢?不同水果的最佳食用時間是什么時候?

        早上吃什么水果最好?不同水果的最佳食用時間(1)

        1、不同水果的食用時間

        早上最宜:蘋果、梨、葡萄

        早上吃水果,可幫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讓人一天都感覺神清氣爽。人的胃腸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后,功能尚在激活中,消化功能不強。因此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比如蘋果、梨、葡萄等就非常適合。

        餐前別吃: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柿子

        有一些水果是不可以在飯前空腹吃的,如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等。圣女果中含可溶性收斂劑,如果空腹吃,就會與胃酸相結合而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橘子中含大量有機酸,空腹食之則易產生胃脹、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會胃痛。

        香蕉中的鉀、鎂含量較高,空腹吃香蕉,會使血中鎂量升高而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所以想以香蕉減肥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了,不能貪圖瘦身反而損害身體健康。

        柿子有收斂的作用,遇到胃酸就會形成柿石,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排出,空腹大量進食后,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

        飯后應選:菠蘿、木瓜、獼猴桃、橘子、山楂

        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增強消化功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肯定,菠蘿可以健脾胃、固元氣。餐后吃些菠蘿,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助消化。

        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飯后吃少量的木瓜,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獼猴桃、橘子、山楂等,富含大量有機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幫助消化。

        夜宵安神:吃桂圓

        夜宵吃水果既不利于消化,又因為水果含糖過多,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導致肥胖。尤其是入睡前吃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充盈的胃腸會使睡眠受到影響,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但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吃幾顆桂圓,它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讓你睡得更香。

        2、晚上不能吃哪些水果

        榴蓮:蛋白質、脂肪含量都不高。生糖指數約為42,也不算很高,但在所含成分中,有2/3是糖。對于血糖高、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心功能不佳、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吃榴蓮仍需謹慎,最好能減飯量再吃榴蓮,以免攝入熱量超標,加重原有疾病。

        智利車厘子:糖分多,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鐵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補鐵、益腦良品,糖尿病患者不宜貪嘴。

        美國提子:提子皮和提子籽內含有抗氧化物質,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作用。糖分含量高,十個提子的熱量相當于二兩米飯的熱量,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釋迦:每100克釋迦可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265mg。由于釋迦口感偏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牛油果:因富含植物脂肪,有“森林奶油”之稱,是一種高能低糖水果。從保健功能來看,牛油果有健胃清腸的作用,并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肝臟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適合嬰幼兒和老人食用,建議一天吃一個即可。但由于牛油果的植物脂肪含量很高,不宜晚上食用。

        菠蘿、芒果:都是常見的熱帶水果,生糖指數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二者又同屬于致敏食物,過敏體質的人僅僅接觸果皮,也有可能過敏,因此過敏體質者要慎食。菠蘿和芒果用鹽水浸漬后食用,并不能減少過敏發生機會,只能改善口感。

        火龍果:富含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C、胡蘿卜素、花青素,并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助通便,也被作為“減肥水果”。但由于含有的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糖尿病人一餐不宜多吃。有腸胃功能紊亂、容易腹瀉的人,也應少吃。

        山竹:富含羥基檸檬酸、山酮素等成分,羥基檸檬酸對抑制脂肪合成、抑制食欲和降低體重有良好功效。但過量攝入,其中所含的氧雜蒽酮有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一般一次吃四五個山竹即可。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