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臍帶繞頸有危險嗎?臍帶繞頸有什么危害?[圖]

        臍帶繞頸有危險嗎?臍帶繞頸有什么危害?[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2-18 13:52 臍帶繞頸孕期胎兒危害

        在懷孕的時候,孕婦和寶寶是用臍帶連接在一起的,孕婦體內的營養可以通過臍帶傳送到寶寶的體內,在懷孕的時候寶寶可能出現被臍帶纏繞的可能性,對于媽媽們來說肯定擔心自己的寶寶會有危險,那么臍帶繞頸會有危險嗎?有什么危害呢?

        臍帶繞頸有危險嗎?臍帶繞頸有什么危害?(1)

         

        1、較松時危險小

         

        通常情況下,臍帶繞頸的危害并不大,因為臍帶本身存在一定的伸縮性,在一定的范圍內,臍帶繞頸纏繞較松時,如胎兒臍帶繞頸一周,胎兒多無異常,胎心監護無異常,往往不會對寶寶造成危害。

         

        2、過緊會影響供血供氧

         

        當臍帶纏繞過緊或臍帶繞頸2周以上時,寶寶的血液供應就會受到影響。寶寶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和氧氣,發育便會遲緩。此外分娩時,隨著子宮收縮,胎兒的頭從母體里出來后,會使臍帶勒得更緊,可能會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窒息,甚至死亡。此時應盡快結束分娩,如剖腹產,解救胎兒。

         

        3、與臍帶長短有關

         

        有的胎兒臍帶過長(臍帶的長度超過70厘米),臍帶繞頸1~2周也沒有問題;但有的胎兒臍帶過短(臍帶的長度不足30厘米),即使繞不上一圈,也會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下降時出現危險。實際上影響胎兒的關鍵因素不在繞頸周數,而在除去繞頸所剩的臍帶長度。

        如果臍帶繞頸松弛,不影響臍帶血循環,不會危及胎兒。當然,也不排除任何事情都有意外。如果臍帶繞頸過緊可使臍血管受壓,致血循環受阻或胎兒頸靜脈受壓,使胎兒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宮內窘迫死胎、死產或新生兒窒息。

         

        4、不用過于擔憂

         

        臍帶繞頸的現象在孕期各個階段都有發生,但在早中孕期子宮內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這種纏繞通常可以在胎兒活動過程中自然解脫,當臍帶纏繞胎寶寶,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他會向周圍運動,尋找舒適的位置,左動動、右動動,當胎寶寶轉回來時,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面對臍帶繞頸,建議靜觀其變,減少人為干預。

        當然,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應注意監測胎動,出現異常,及時入院檢查。

         

        5、注意事項

         

        1、養成計算胎動的習慣,如果發現寶寶胎動過于頻繁或者偏少的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2、應該按時做產檢,羊水不正常、胎位不正常的孕婦尤其要關注寶寶的發育情況。

        3、一定要避免過度運動。母體的運動會造成羊水或胎兒的運動,從而使得臍帶纏繞住胎兒。運動選擇散步為宜。

        4、此外平時睡覺時,保持左側位。這些細節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導致胎兒纏繞的狀況更加嚴重。

         

        6、胎動的規律和變化

         

        1.孕16~20周

        運動量:小·動作不激烈

        媽媽的感覺:比較微弱·不明顯

        位置:下腹中央

        孕16~20周是剛剛開始能夠感知到胎動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寶寶運動量不是很大,動作也不激烈,孕媽咪通常覺得這個時候的胎動像魚在游泳,或是“咕嚕咕嚕”吐泡泡,跟脹氣、腸胃蠕動或餓肚子的感覺有點像,沒有經驗的孕媽咪常常會分不清。此時胎動的位置比較靠近肚臍眼。

        2.孕20~35周

        運動量:大·動作最激烈

        媽媽的感覺:非常明顯

        位置:靠近胃部,向兩側擴大

        這個時候的寶寶正處于活潑的時期,而且因為長得還不是很大,子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比較大,所以這是寶寶胎動最激烈的一段時間。孕媽咪可以感覺到寶寶拳打腳踢、翻滾等各種大動作,甚至還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小手小腳。此時胎兒位置升高,在靠近胃的地方了。

        3.臨近分娩

        運動量:大·動作不太激烈

        媽媽的感覺:明顯

        位置:遍布整個腹部

        因為臨近分娩,寶寶慢慢長大,幾乎撐滿整個子宮,所以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施展不開,而且胎頭下降,胎動就會減少一些,沒有以前那么頻繁。胎動的位置也會隨著胎兒的升降而改變。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