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艾滋病家庭在護理寶寶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圖]

        艾滋病家庭在護理寶寶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2:03 艾滋病寶寶血液基因

        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疾病,所以以現在的醫療水平治療還是沒有很好的辦法,一般患者是不可治愈的,艾滋病傳染是通過體液傳播的,所以血液也是可以傳播的,還有母嬰傳播,所以艾滋病家庭護理寶寶的時候需要注意。那么,一般艾滋病家庭護理寶寶要注意什么呢?

        艾滋病家庭在護理寶寶的時候要注意什么?(1)

        1、孩子出生立即服藥嗎

        母親是艾滋病患者,新生兒出生后的預防稱為暴露后預防,應該越早越好。新生兒出生六小時之內就應該服用抗病毒藥,我國規定連續服用42天,每天服用,有奈韋拉平和齊多夫定兩種懸浮劑可選擇。這兩種劑型都在美國經過FDA論證,由我國相關部門統一提供,專門用來預防新生兒感染,一般沒有副作用,使用的藥量也要根據孩子出生的體重決定。

        2、孩子如何定期檢測

        我們國家規定,孩子出生后分別要在42天、3個月做早期診斷,在12個月,18個月時查抗體,在美國則是24個月再查抗體。孩子出生時由于攜帶著母親的抗體,因此在18個月內檢查可能會出現抗體陽性;18個月之內95%的孩子抗體都能轉陰,還有5%在18個月到24個月內也能轉陰。如果連續兩次檢測結果是陰性的,就可以明確孩子是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查孩子的病毒載量,母親吃抗病毒藥,孩子也吃抗病毒藥,病毒載量一般都是陰性的,因此我們重點要查抗體。新生兒也沒必要頻繁檢測,每次檢測都要抽血,不利于健康,抽血造成的傷口也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3、能母乳喂養嗎

        母乳也是艾滋病的重要傳播途徑,因此HIV陽性媽媽不能哺乳,如果按網上說的將母乳擠出來后加熱消毒后喂養,我認為對它的營養價值也有比較大損失,沒有什么必要。國家對這部分家庭會提供免費奶粉,保證孩子的人工喂養。

        4、哪些接觸傳染孩子

        日常接觸都不會感染,比如肌膚接觸,親吻孩子面頰,共用碗筷,蚊蟲叮咬,都不會傳染,家長不用過分擔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皮膚黏膜比較薄比較細膩,注意不要有破損,只要孩子和母親沒有血液滲出,母親病毒檢測不到,也不會傳染,但還是要減少這方面的機會;孩子咬破或者撓破母親,如果母親的病毒載量小也沒問題,同時,我們不建議母乳喂養,這樣咬破的機會也少一些。

        5、艾滋病潛伏期表現

        1、全身癥狀

        艾滋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最常見的是反復出現的低熱(約占72%),伴有寒戰、消瘦、疲乏無力,體重下降(可達5~22公斤),繼之極度嗜睡無力,不能支持平常的體力活動。慢性腹瀉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顯的早期臨床表現。并且常找不到發熱、腹瀉和體重減輕的原因。根據38例艾滋病的臨床表現特征分析,以上癥狀及體征均占總病例數的80%以上。

        2、淋巴結腫大

        發生率為55%~100%,當高危人群患者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時,很可能與艾滋病毒感染有關。腫大的淋巴結雖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見于頸后、頜下或腋下淋巴結。腫大的淋巴結不融合,質硬,偶有壓痛,表面皮膚無改變。淋巴結腫大的程度與血清內艾滋病抗體滴度高低相關。此外,艾滋病伴發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細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發生淋巴結腫大。

        3、皮膚損害

        皮膚粘膜是艾滋病侵襲的主要部位之一。許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膚損害為首發癥狀的。在臨床上有多種表現,如皮疹、全身瘙癢、尖銳濕疣,接觸性濕疣、蕁麻疹等。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