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丈夫應該如何配合妻子做好胎教?胎教的作用有哪些?[圖]

        丈夫應該如何配合妻子做好胎教?胎教的作用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6:45 胎教丈夫孕婦胎兒

        妻子懷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丈夫雖然在妻子懷孕的時候,在上班,但不管怎么說,上班總是沒有妻子懷孕辛苦的,丈夫可以在妻子懷孕的時候配合妻子給胎兒做胎教,這樣還可以增進父母與胎兒的感情,那么丈夫應該如何配合妻子做好胎教?胎教的作用有哪些?

        丈夫應該如何配合妻子做好胎教?胎教的作用有哪些?(1)

        1、丈夫如何配合妻子胎教

        丈夫除了對妻子從心理上體貼、精神上撫慰、生活上翔、工作上支持和學習上幫助之外,還應該做好以下配合工作:

        1、確立“雙愛”

        這是要求丈夫在思想上明確地樹立愛妻子、愛胎兒的觀點。做到全心全意,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全力保護,努力為妻子和胎兒服務。

        2、提供富有營養的食物

        丈夫應該經常主動地為懷孕的妻子提供富有營養并適合妻子口味的食物。如鮮魚、鮮蛋、鮮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豬肝、瘦肉、五谷雜糧、胡桃仁、芝麻、黃花菜、南瓜子等等。以保證妻子攝入足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適量的有飽和脂肪酸、碘和鋅等等。

        3、搞好家庭清潔衛生

        在妻子懷孕期間,丈夫應戒煙忌酒,防止煙酒的氣味對胎兒的影響。否則,會導致胎兒缺氧和中毒,甚至會促使胎兒畸形。同時搞好家庭清潔衛生,消除家里的一切污染,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防止妻子感染疾病,不主張妻子亂服藥。

        4、主動承擔家務

        當妻子懷孕后,丈夫應該多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以減少妻子對日常家務瑣事的操勞,使她在體力上和精神上減少消耗,能夠集中精力作好胎教。

        5、不讓妻子受精神刺激

        在妻子懷孕之后,丈夫要時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保持情緒穩定,即使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要發脾氣。處處避免妻子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當妻子的心情不好時,應給予耐心的解釋、安慰。

        經常陪同妻子到戶外散散步,觀花賞景,聽聽音樂,以保持妻子體內體外環境平衡,使妻子始終牌輕松愉悅的氣氛之中,經常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不要與妻子講恐怖故事,不同妻子看恐怖、驚險的影視和悲哀的戲劇,不做妻子看不慣的事,不說妻子不愿聽的話。確實做到“互尊互愛,愉悅相處,胎教第一,風雨同舟,福祿與共”。

        6、嚴格節制性生活

        在孕期最好禁止同房,至少也應在懷孕最初3個月和最后2個月禁止同房。即使在妊娠中期幾個月也應減少同房次數,更應注意同房前后的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由于在懷孕期間同房,很容易造成了血、感染、胎兒腦缺氧、影響大腦發育和智能,以及引起流產等。因此,在孕期丈夫要控制自已的欲望,不同房,只過非同房的性生活,如撫摸、親昵、接吻等等。

        2、胎教的作用

        1、哭鬧次數少

        嬰兒哭鬧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嬰兒自身感到饑餓、口渴、尿急等狀況時哭鬧胡十分明顯。但受過胎教的嬰兒除開這些非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隨便哭啼,而且對聲音更為敏感,能迅速辨別母親的說話聲或腳步聲,進而停止哭泣,父母會省心很多。

        2、交流互動能力強

        雖然嬰兒不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前期受過胎教的嬰兒在出生后明顯要比未受過胎教的嬰兒更為活潑,能夠主動的與大人進行聲音上的互動,以“啊”、“呀”、“哦”等語氣助詞最為常見,反應也更為迅速。

        3、較早地學會說話

        由于胎教可以訓練嬰兒的語音的聽取能力,在出生后可以更加快速的模仿大人說出的話和發出的音,雖然不會在短時間內有明顯進步,但是經過時間的推移,在前兩個月的時間內會學會幾個元音的發音,后來就慢慢學會了輔音的發音,進而表達一定的意愿。

        4、理解力更強

        理解力更強主要體現在對大人的語言所透露出的意思理解得更快和更準確,能夠較早理解“不”的意思,也能認出一些簡單的物品。同時受過胎教的嬰兒也能較早地理解大人的表情,能分辨出高興、憤怒、不同意等情感。

        5、其他作用

        受過胎教的嬰幼兒會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會更好;長大后在某些藝術方面的造詣會更高一些;其情商發育也會發展得更快等。但最后要強調的一點是,胎教最終只能算是一項輔助措施,重要的是父母的細心照料和培養,用自己的愛心為孩子指引前進的方向!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