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科普 > 吃的太油膩要怎么辦?怎樣做可以解油膩?[圖]

        吃的太油膩要怎么辦?怎樣做可以解油膩?[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22:13 油膩發胖消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這樣那樣的應酬,參加這樣那樣的飯局,中國的飯局有個很常見的特征,就是大魚大肉是標配,很是油膩,吃的油膩對于身體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消化功能上的以及脂肪堆積等等,那么,吃的太油膩怎么辦?怎樣做可以解油膩?

        吃的太油膩要怎么辦?怎樣做可以解油膩?(1)

        1、解油膩的食物有哪些

        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除了導致消化不良以外,還容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腦梗塞等疾病。而有些癌癥,如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和“油大”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后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體重近10公斤,吃得太油膩已經成為各種慢性病高發的罪魁禍首。”營養學家、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曄說。

        提及“油膩”,大部分人的第一概念就是“飯菜太油了,吃完不好消化,腸胃不舒服”。而事實上,“油膩食物”這四個字有其科學的定義:凡在烹調中使用過量食品油調理的均可歸于油膩食物,因為這些食品藏有大量油脂。因為其中油脂太大,所以可稱為:油炸食品(油條)、油煎食品、紅油調拌食品。本身含有大量葷油的禽肉類食物,如肥肉,雞皮,多脂肪動物腸等,大量使用這些食材二次加工的食物,如燉的湯也屬于油膩食物。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費量已近50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25克)的2倍,北京等個別大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費量已接近90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3.5倍。

        研究表明,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除了導致消化不良以外,還容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腦梗塞等疾病。而有些癌癥,如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和“油大”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要緩解油膩,首先應該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盡量多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同時注重保持膳食平衡,葷素搭配,避免膳食過于油膩、單調,盡量多吃應季、新鮮蔬菜水果或是酸梅湯等飲品,酸梅湯主要由烏梅、山楂、陳皮為原料,既具有排解人體內油膩的功效、也可以避免堆積的糖分轉化為脂肪。日常烹調時以涼拌、清炒、煮、燉、蒸等為宜,在烹調動物性食品時,應盡量避免油炸、油煎,可以選擇蒸、烤等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拒絕油膩。”張曄指出。

        雖然大家都知道應該吃得清淡些對健康有益,但是到了逢年過節及親朋好友相聚時仍會吃進較多的“油水”,使人會感到很難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得太多、太飽,少吃太油膩的食物。下述方法對于解除油膩感有好處。

        吃些蔬菜

        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解除油膩作用,特別是蘿卜、洋蔥效果更好,不僅能獲得維生素C,還有較強的解油膩、助消化的功效。尤其是吃生蘿卜,對胃部脹滿有緩解作用。可能你有經驗:有的餐館在上菜前先供應一小碟生的醬油蘿卜“開胃菜”,就是起這樣的功能。洋蔥幾乎不含脂肪,有平肝、潤腸的功能,能減少油膩感和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膽固醇升高。

        吃些水果

        不少水果有解油膩作用,例如木瓜有“百益果王”之稱,它富含17種以上氨基酸及豐富的維生素C及鈣、鐵等,特別是含有獨特的蛋白酶,對含有蛋白質的食肉類有較強的軟化作用。如果將木瓜與肉類一起燒,不但容易燒酥,且可以減少油膩感。木瓜有青木瓜及紅木瓜兩種,而青木瓜含有更多的木瓜酶,有更好的解油膩作用。飯后吃木瓜能解除油膩的感覺;山楂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膽固醇,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蘋果含豐富的鉀,富含的果膠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作用,對解油膩有好處;香蕉也有潤腸、解毒、解油膩作用。

        飲水果和蔬菜混合汁

        果蔬汁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環境。在餐間或飯后飲用果蔬汁,能起到解酒、消食、解油膩的作用。

        吃主食

        不少人在餐桌上不吃主食,這是絕對錯誤的。糧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應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它參與脂肪、蛋白質的代謝過程,使其完全氧化。碳水化合物不會像脂肪、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產生氨類、酮類、醛類等有毒產物,還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因此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應進食主食。最好的主食應以粗糧為主,包括全麥、玉米、燕麥、紅薯等。它們具有良好的清火解油膩的作用。燕麥、玉米中含有比其他谷物更豐富的可溶性食物纖維,它不產生能量,既有利于減肥,又適合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人對食療的需要,具有降膽固醇、降血脂及去油膩作用。紅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膠質類等物質,是“腸道清道夫”,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維持血液酸堿平衡和“刮油水”作用。

        喝水

        最好是喝大麥茶或綠茶,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油膩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且最好是喝溫熱的,它比冷的更能解膩,又能保護腸胃。有的飯店供應大麥茶(不少是免費的)充分體現了老板對顧客健康的關懷。

        酸梅湯

        酸梅湯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酸梅湯的主要原料是烏梅、山楂,均是有效去油的食品,其中還有陳皮能抑制糖類轉化為脂類,對去除腸胃中存在的油膩有良好的作用。

        2、怎樣的飲食安排健康

        1.一日吃三餐是多數人的進食方式,也有人提倡少食多餐?到底哪種安排更好?

        一天吃幾餐,最好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狀況來定。如果每天吃2頓飯,不會帶來饑餓感,也不會影響生活質量,那么完全可以這么做,前提是要攝入足夠的營養。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每天進食五頓、六頓甚至七頓,但前提是攝入總的能量不要過多。但對于有些人,比如糖尿病病人,最好能做到少食多餐,這樣會減少血糖波動。總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天吃幾餐,而是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并且避免攝入過多能量。

        2.有報道說,早餐適合在7點左右吃,午餐12點左右,晚餐18點半左右。關于三餐的時間安排,怎樣是最合理的?

        三餐的具體時間應根據工作起居而定,兩餐的時間間隔在4~6個小時為宜。但早餐在幾點吃,還要看具體的起床時間。最好能做到三餐時間固定,如果來不及吃某一餐,建議大家在辦公室或包里準備一些食物,比如大棗、巴旦木、牛奶、酸奶等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零食,但餅干、蛋糕等高熱量低營養的甜食則不適合。沒時間吃飯,千萬不要一直餓著,否則不但傷胃,消化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也會發生紊亂。

        3.俗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好、飽、少”的定義是什么?

        這個說法不是非常準確,但它能給我們一些啟示。早上吃好,意思是質量要高,體現在食物營養平衡上:不僅有主食(面包、饅頭、餅、米飯、粥等),還至少要有兩種蛋白質食物(蛋、奶、肉、豆制品),以及至少一種蔬菜和水果(最好是不止一種,比如早上吃了蔬菜并不妨礙再吃點水果),如果再加上一小把堅果,那就更完美了。午餐的數量要充足,就是所謂飽,主食和菜肴都要吃夠,食材品種盡可能多一點。晚上吃少,不意味著讓自己餓著,而是熱量低一點,油少一點,而且要盡量彌補早上和中午沒有吃到或沒有吃夠的食物,比如蔬菜、雜糧和薯類。

        4.夏天天氣燥熱,很容易讓人沒食欲,怎么吃能幫助促進食欲?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把覺睡好,只有精神飽滿時,早上的食欲才會比較好。早餐質量盡可能地提高,也能為一天奠定堅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天,人們很容易吃過多水果,而水果里面B族維生素含量低,蛋白質少,這樣會讓人精神不振,活力下降,身上容易發生水腫,消化能力也會變差,所以,每天吃水果不要超過一斤。夏天還要保證蛋白質食物的攝入,比如醬牛肉、雞蛋羹。此外,建議夏天多喝酸奶,既清爽,營養價值又高,還能起到振奮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5.一吃完午飯就特別想睡覺,這跟中午吃的食物有關系嗎?吃點什么不容易犯困?

        一般來講,一是油膩厚味的食物,因為難消化,吃了容易犯困。二是精白細軟的食物或吃過多主食,也容易讓人犯困。因為研究發現,胰島素水平如果太高,餐后血糖升得太快,容易使人犯困。要想避免餐后犯困,第一要把一部分的白米、白面換成雜糧,比如說把白米飯換成加了糙米和燕麥的飯。第二就是多吃蔬菜,而且最好是先吃蔬菜后吃飯,這樣血糖不會升得那么猛,也不容易犯困。第三,午餐要清淡一些,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6.很多人下班后三三兩兩約著去吃夜宵。夜宵吃些什么,什么時間吃比較合適?

        一頓好夜宵應該符合以下幾個要求。首先,要低脂肪,少能量,營養價值高一些;其次,要容易消化,不給胃腸增加負擔,不影響餐后的工作;第三,體積盡量大一點,并且有足夠的飽腹感;第四,不要引起興奮,最好有利于入睡。符合這些要求的夜宵有熱牛奶、熱湯面(添加雞蛋、少量肉末和蔬菜等)、粥類(最好不是純白米粥,而是加入燕麥、蓮子、百合等食材的粥)。建議大家在睡前1~2小時吃夜宵。比如說,計劃11點多睡覺,則在9點半時吃夜宵。

        7.周圍很多人晚餐禁食或用水果代替晚餐,感覺清腸、減肥效果不錯。這種方法真的可行嗎?

        晚餐不吃可以起到減肥作用,但是這樣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早餐吃得很少,中午吃得很差,就靠晚餐這一頓把營養補回來,但如果把晚餐舍棄了,等于一天要損失40%~50%的營養供應,這樣就會引起身體代謝紊亂,體能下降,容易出現多種營養素供應不足的情況。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