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雄壯的彝族鼓號中,火焰熊熊燃燒起來,人群中爆發出歡呼聲,迎接這神圣的一刻。8月10日,中國·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節拉開帷幕。
次日,以“創造性弘揚與傳承·創新性轉化與發展”為主題的2023中國(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在楚雄舉行。期間,參會嘉賓走訪調研當地非遺及文旅產業,深入了解了楚雄大力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探索。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地區,楚雄以非遺為重要抓手發力專業文創,走出了一條頗有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
得天獨厚 文創資源豐富
楚雄地處滇中腹地,歷史悠久,擁有“世界恐龍之鄉、東方人類故鄉、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綠孔雀之鄉”4張名片。楚雄特色民族文化浩如煙海,各族人民創造和積淀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音樂歌舞、傳統飲食、服裝刺繡等享譽中外。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查姆》《梅葛》等彝族長篇敘事史詩至今傳唱;千年彝繡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堪稱全球最古老鄉村T臺秀的彝族賽裝節已有1300多年歷史;制作技藝獨特的元謀涼雞、姚安套腸、羅次烤乳豬、黑井鹽燜雞、井松毛豆腐等美食令人垂涎;七月火把節、左腳舞、彝族插花節等傳統習俗一年四季傳遞著彝族人熱情奔放的天性……隨著保護傳承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非遺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領域。
近年來,楚雄圍繞非遺推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如制定出臺《楚雄州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楚雄州彝族十月太陽歷文化保護條例》《楚雄州彝族服飾文化條例》等政策法規,掛牌成立“楚雄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立彝族梅葛、查姆等82個傳習所,開展非遺傳承人進校園活動、彝族刺繡技藝培訓和技藝比拼等,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法律課堂。
這些措施卓有成效。截至目前,楚雄州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858項,包括國家級項目14項、省級項目82項、州級項目282項、縣級項目480項。
善用活用 非遺煥發新生
非遺的生命力有賴于保護傳承,更有賴于創造性的轉化,通過恰當的形式和渠道使其走向大眾并被大眾所接受、喜歡,從而獲得持久不衰的活力。近年來,楚雄致力于推動非遺產業化創新發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化利用,為非遺的可持續發展開拓出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彝族刺繡是彝族地區傳承至今的一項古老技藝,有著長達1700多年的歷史,是彝族人最閃耀的文化瑰寶之一。近年來,楚雄在這一傳統技藝中注入現代創意,全力推動彝繡煥發新生。
楚雄成立彝繡產業工作專班,出臺支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37條措施和加快彝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6項政策,形成“1+1+N”政策體系。通過加強市場主體培育、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等扶持引導措施,當地摸索出一條具有楚雄特色的“公司+合作社+繡娘+訂單產業化”發展道路,先后打造了“彝家公社”“咪依嚕”“納蘇”等品牌,彝繡產業發展迅猛。
對于彝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楚雄的創造性保護同樣不遺余力。2006年,“楚雄彝族火把節”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遺,彝族火把節目前已成為楚雄最靚麗的文化品牌。除了每年舉辦火把節慶祝活動,楚雄市即將建成“彝族火把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打造又一個傳播非遺知識的重要基地。
事實上,不僅是彝族火把節,眾多民俗節慶活動都已納入楚雄大力保護、創新發展的范圍。楚雄將節慶、民俗等元素融入旅游景區和旅游線路設計,促進旅游模式從觀賞民族文化向體驗民族文化轉變,同時加快打造配套旅游設施,引領民族文化旅游新風向,持續推動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如今,七彩云南民族賽裝文化節、彝族火把節等楚雄特色節慶已是揚名省內外的旅游名片。
2023中國(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亦是楚雄深化利用非遺資源、高質量推進文旅融合的舉措。論壇匯聚各方智慧力量,場內深入探討如何持續弘揚與傳承非遺優秀傳統文化,場外則組織參會嘉賓參加太陽歷文化園祭火大典,參觀楚雄州彝繡館、彝人古鎮茶花溪彝繡動態展暨彝繡沉浸式體驗街區、州博物館,以展示楚雄文化魅力,接續譜寫政府主導、企業引領、社會參與、多方配合的非遺創新與發展新篇章。
成效凸顯 鄉村振興加速
許多非遺項目都源自鄉村,產生于鄉村的生產和生活。楚雄發力專業文創,非遺資源取之于“農”,最終也用之于“農”,聚力打造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典型,將非遺培育成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形成了非遺價值鏈的完美閉環。
楚雄充分利用多姿多彩的民族傳統節慶活動,為傳承保護非遺提供展示平臺,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永仁縣直苴村,每年農歷正月十五舉行的彝族賽裝節除了吸引十里八鄉的彝族群眾對歌跳舞、賽裝賽美,近年來隨著線上線下宣傳力度加大,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前來。人們驚嘆于彝族村民自己縫制的彝繡盛裝,同時流連于鄉村的青山綠水之間,以消費拉動當地經濟增長。
在大姚縣曇華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的彝族插花節盛會也迎來了創新發展。今年2月10日至3月10日,遇見楚雄·大姚2023彝繡文化節暨曇華彝族插花節在曇華鄉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彝繡產品展示、農特產品展銷及彝繡紋樣拓印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凸顯大姚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二月初八這一天,4.5萬人歡聚曇華鄉,共度彝族插花節,而全鄉常住人口僅有7500人,節會活動的聚集效應非常明顯。
彝繡產業化的巨大成功更是楚雄創新性發展非遺的典范之作。近年來,楚雄多措并舉推動彝繡“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秀場變市場”,探索出了“非遺文化+市場產品+旅游體驗+就業致富”的發展新模式。目前,全州已有5.7萬名繡娘在家門口就業,楚雄繡娘與國內外知名設計師攜手打造的彝繡作品多次走上北京國際時裝周、上海時裝周、紐約時裝周舞臺。
短短十年間,楚雄彝繡的產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0.21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45億元。彝繡已經成為楚雄群眾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渠道,彝繡特色文化產業對吸納就業、助推鄉村振興的貢獻持續顯現。
楚雄文旅融合發展方興未艾,非遺資源正為農村帶來廣闊發展空間,推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也成為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靚麗名片。“十四五”期間,楚雄將進一步挖掘自身豐富資源,多措并舉打造文旅深度融合勝地,非遺資源也將更好地發揮價值,成為廣袤鄉村名副其實的“金礦”。
適量的動感單車運動可以幫助訓練者提高身體素質,擁有健康的身體,輔助正常的生長發育。動感單車對于腿部鍛煉很有效果,適量騎行可以刺激骨關節間增長,幫助下肢發育,從而幫助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