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美容 > 護膚養顏 > 臉部曬傷怎么辦?臉部曬傷后如何修復?[圖]

        臉部曬傷怎么辦?臉部曬傷后如何修復?[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7 16:59 曬傷防曬護膚

        夏季的時候太陽是比較毒的,很多人可能稍不注意,出去曬一個小時就會曬黑很多,還有很多人會被曬傷,曬傷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和脫皮的現象,曬后的修復工作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曬傷后一定要采取措施,那臉部曬傷怎么辦?臉部曬傷后如何修復?

        臉部曬傷怎么辦?臉部曬傷后如何修復?(1)

        1、曬后修復方法

        第一步:曬后1小時冰鎮化妝水鎮定肌膚

        原因:日曬后,肌膚表皮細胞會受到肯定程度的損傷,出現泛紅、熾熱現象,為了讓肌膚從刺激的狀態中恢復過來,必須先降低肌膚的表面溫度。

        方法:將化妝棉泡在化妝水中浸泡幾分鐘,如果有條件,最好放入冰箱冰鎮10分鐘,將它貼在面部發燙處,能最快地緩解面部的灼熱感。

        效果:敷臉10分鐘后能夠明顯感覺到原本臉部發燙的感覺有了一點點緩解。

        第二步:曬后2小時冰涼面膜降膚溫

        原因:曬后肌膚溫度升高,如果你還要等到曬后12小時后或24小時后才來修護,那樣你的肌膚早已經刺激發炎,而且黑色素增生,因此補水之后,要搶在曬后一小時降低膚溫。

        方法:化妝棉沾冰鎮化妝水敷臉后用專為曬后設計的冰涼面膜,涂抹在肌表吸收熱量。

        效果:冰涼面膜敷完之后會感覺到臉上變得涼涼的,臉上泛紅的現象也會漸漸消失。

        第三步:曬后4小時使用保濕凝露做基本補水

        原因:皮膚之所以會被曬傷,是因為被太陽暴曬過后,皮膚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方法:用化妝水和冰涼面膜做完基本的冷卻保養后,趁水分未干,趕快使用補水保濕凝露,以鎖住水分。

        效果:保濕凝露達到降溫及鎮靜肌膚的效果。如果不及時做保濕工作,皮膚會分泌很多油脂來確保水油平衡,使用了保濕凝露后,會明顯發現臉上的油脂分泌減少。

        第四步:曬后6小時補水面膜做深層護理

        原因:當紅腫、疼痛退卻之后,能明顯感覺到肌膚變得干燥、粗糙,嚴重的甚至出現蛻皮現象。此時千萬不可以使用去角質產品,而應當把護膚重點放在補水上面,漸漸調理肌膚的新陳代謝。

        方法:睡前敷補水面膜能有效地安撫曬后皮膚,快速為肌膚補足流失的水分。在意斑點的人,選用美白面膜來預防,并且代謝已經形成的暗沉與色素沉淀。

        效果:嚴重曬傷后出現的皮膚干燥、粗糙等問題都會在經過上述的一長串修護工作后得到減輕,甚至能夠完全避免。肌膚重現活力。

        2、不要過度揉搓皮膚

        皮膚曬出干燥的斑,不要試圖去擦掉這層死皮。休浴時,用泡沫式敷面霜進行保濕,過一段時間再沖洗掉,然后用含保濕成分的潤膚乳涂在面部,用手掌輕輕按壓面部,以促進皮膚對水分的吸收,這樣皮膚即可恢復原有的保濕能力。

        3、曬傷后替代補救方案

        (1)生理鹽水或清水

        用紗布蘸滿飽和生理鹽水或清水在冰箱凍約10分鐘,敷于肩、背、胸、手臂處約20分鐘,讓冰涼的清水安撫肌膚,可以迅速補充表皮流失的水分。

        (2)貼敷黃瓜片美白

        將新鮮黃瓜切成薄片,浸入牛奶后,再放入冰箱凍一會兒,然后貼于肪上,能給皮膚迅速補充水分,還能嫩白肌膚。

        (3)牛奶敷面

        用冰牛奶敷在曬傷的部位,可以迅速緩解曬后灼熱和疼痛,等差不多的時候用涼水沖掉,再涂抹曬后修復凝露。

        (4)涂抹蘆薈膠

        用蘆薈膠涂抹皮膚或者剪下一小段蘆薈,再剪去兩邊的小刺,并從中間片開,將片開的小段蘆薈中的膠狀物質涂在發熱的皮膚上,經過固定后保留一晚,使蘆薈成分充分滲透,第二天早晨,皮膚發紅發熱的現象就會消失。

        4、脫皮后處理方法

        1、在發現曬傷脫皮后,應盡快使皮膚冷卻下來。可以洗冷水澡,如果體質較弱,不適合洗冷水的人,可以使用冷毛巾,讓皮膚降溫。

        2、使用保濕的乳液緩解脫皮的情況,滋潤皮膚,使用的乳液應為日曬后專用。

        3、為了使皮膚的正常功能得以維持,使曬傷的皮膚獲得充足的水分,應多喝水,補充皮膚的需要。

        4、嚴重者及時就醫,使用藥物治療。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