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美容 > 護膚養顏 > 秋天皮膚干燥怎么辦?秋季皮膚干吃什么好?[圖]

        秋天皮膚干燥怎么辦?秋季皮膚干吃什么好?[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19:05 護膚補水保濕

        很多人在秋季的時候會感到皮膚干燥,需要補充水分,空氣干燥也會影響到肌膚狀況,皮膚干燥會脫皮,還會比較敏感,秋季干燥可以通過一些飲食緩解,補充肌膚所需的營養,那么秋天皮膚干燥怎么辦?秋季皮膚干吃什么好?下面為大家介紹。

        秋天皮膚干燥怎么辦?秋季皮膚干吃什么好?(1)

        1、秋天皮膚干燥怎么辦

        1、多喝低溫開水

        低溫開水,是將燒開的水涼到25℃左右。這種水的生物活性比自然水要高4~5倍,它的性質與人體細胞液非常接近,最易滲入細胞被人體吸收。經常飲用溫開水,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緩解疲勞,保持皮膚水分,使人容光煥發。

        2、小口慢慢享受

        喝水太快太急無形中會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以良好的情緒來一口一口慢慢享受。最好將水放在近處,這樣就能記得經常飲用。

        3、拒絕“衰老”的水

        如果水不經常處于運動狀態,而是靜止狀態的“死水”,這就是衰老了的水。如果桶狀或瓶裝的純凈水,從出廠到飲用中間存放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會讓水的品質受到影響。開啟后被靜止存放超過3天,就會變成衰老的老化水,最好不飲用。

        4、選擇“健康”的好水

        好水的條件,不應含有農藥、重金屬、細菌等有害物質,應均勻地溶解鈣等無機物成分,PH值為8~9的弱堿性水為宜;水溫最好低于體溫,在攝氏20~25℃左右;最好含有豐富的氫離子。

        5、最好用玻璃杯

        玻璃杯在燒制的過程中不含有機化學物質,當人們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飲品時,不必擔心化學物質會被喝進肚子里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細菌和污垢不易在杯壁滋生。所以,水杯的首選應是玻璃杯。

        6、適當喝點花樣水

        對于女人來說,只喝一成不變的白開水實在無趣,讓生活多一點風趣,花茶、綠茶、或者在水中添加點維生素成分豐富的低糖果汁,會讓喝水變得更有姿色。但早晚一定要喝白開水,而不宜以茶、飲料來替代水。

        7、秋冬補水可喝湯

        湯中90%以上都是水分,這是一種很好的補水途徑。秋冬時在湯料中加一些解燥利濕的材料,對接觸人體內燥感非常有效。但是,所喝的湯不應過咸,否則攝入過多的鈉離子,會使體內的滲透壓發生改變,必須喝更多的水去中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有時候喝湯會覺得越喝越渴。因此做湯時一定要控制鹽量,雞肉、蘑菇煮湯本來就很鮮美,可以不放鹽。

        8、餐前半小時補水最養胃

        吃飯前半小時補水,既不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還會調動食欲,調節體內無機鹽濃度,減輕飯后鹽分攝入過多引起的體渴。

        9、運動后要補水

        運動后體內極容易缺水,所以一定要補水。補水要掌握以下原則:

        不能渴時才補。因為感到口渴時,丟失的水分已達體重的2%。

        運動前、中、后都要補水。運動前2小時補250—500毫升;運動前即刻補150—250毫升;運動中每15~20分鐘補120—240毫升;運動后按運動中體重的丟失量,體重每下降1千克需補1升。

        10、保證每天8杯水

        成年人要維持正常健康的新陳代謝,平均每天要補充2升左右的水,大約為8杯。因為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500毫升的水,扣除從食物中吸取的水分,還必須補充2升左右,不然就會影響人體水分的更新。如果你還愛好飲酒、抽煙、喝咖啡,那么,你所需要補充的水就得超過8杯了。

        2、皮膚干燥吃什么

        1、增加各種維生素的攝入

        維生素對于防止皮膚衰老,保護皮膚細膩滋潤起著重要作用。如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皮膚彈性下降,變得粗糙;若缺乏維生素B2時,會出現口唇皮膚干燥、開裂等。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肝油、瘦肉、雞蛋及橙紅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B2豐富的食物如酵母、魚、蛋、豆類、黃鱔、河蟹等。另外維生素E有抗細胞膜氧化的作用,因而對皮膚有抗衰的作用。含維生素E較多的食物如:芝麻油、花生油、豆油、卷心菜等。

        2、常吃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多的食物

        膠原蛋白能使細胞變得豐滿,從而使肌膚豐潤,皺紋減少,因此,平常可適當吃些蹄筋及豬皮、雞皮等食物。

        3、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

        要想肌膚細膩,白里透紅,需要供給充足的血液,鐵是構成血液中血紅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而多食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蛋黃、肉類等,但是食物中天然鐵是一種溶解度很小的高價鐵,不能直接被吸收,它只有在酸性環境中,才能被胃腸道吸收。因此,補充鐵的同時要增加番茄、青椒、山楂等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缺鋅時,會使皮膚干燥粗糙,易長粉刺,含鋅多的食物如牡蠣、麥芽、核桃、瓜子等。

        另外,珍珠內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蛋白質,可改善皮膚的營養狀況、增加表皮細胞的活力,從而使皮膚柔嫩、白晰,并減緩皮膚衰老和起皺。

        4、注意堿性食物攝入

        在飲食上要減少動物脂肪、肉類及甜食攝入。這些生理酸性食物在體內經氧化分解后,會使體液和血液中乳酸、尿酸含量增高,使皮膚變得粗糙、油膩,為了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應多吃些生理堿性食物,如新鮮的瓜果蔬菜,以改善皮膚的供養,使肌膚光滑潤澤。

        5、經常注意飲水

        皮膚細嫩滋潤程度與其水份含量密切相關。當人體水份減少時,會出現皮膚干、皮脂腺分泌減少,從而使皮肝失去彈性,甚至出現皺紋。因此,為了肌膚的健美應每天堅持適量的飲水。

        3、秋季護膚小常識

        1、及時補水

        秋季一定要多喝水,從內部保證皮膚的水分供應,不要感到渴時才喝水。因為水可以促進代謝物的排泄,調節皮膚的PH值。除了補水,秋季護膚還需要做到留水保濕。需要多補充骨膠原、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改善皮膚營養增強儲水能力。所以秋季養生湯水和中藥湯劑可以適當多服。

        2、注意飲食

        秋季護膚,也少不了從飲食方面入手。那么秋季養生吃什么好?養陰清熱、潤燥止癢是秋冬季節皮膚的養生原則。可食用青菜、梨、蘋果、香蕉、葡萄、銀耳等水果和蔬菜,多補充一些維生素C、維生素E等,這樣有助于促進肌膚內膠原蛋白的合成,保護皮膚免受外界干燥環境影響,從而保持皮膚的滋潤。補充適量蛋白質,如豆制品、牛奶、水果等營養,以供應肌膚的需要要。

        3、防曬護理

        很多MM以為秋天不用防曬,但是這個步驟還是不能少的哦,即使沒有陽光,肌膚也會無形中就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出門前不僅要涂抹防曬霜,還要帶好其他防曬工具。選擇防曬霜SPF指數在15-25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太高的,因為秋天的紫外線相對于夏天來說要溫和點,而且指數太高的反而會給皮膚帶來負擔。

        4、用對洗面奶

        每天的臉部肌膚清潔同樣不能少。進入秋季,皮膚干燥了許多,夏天強去油力型的洗面奶已經不適用秋季干燥的皮膚。秋季要做到為肌膚補水,用對一款洗面奶很關鍵詞,此時不再適用那些控油型的洗面奶,過度控油會皮膚在秋風里格外容易干燥,還可能導致干裂脫皮,所以盡量要選擇性質較為溫和的洗面奶。

        5、遠離過敏源

        如果你碰巧是敏感膚質,那換季時就要格外注意敏感甚至是過敏的問題。這時,你需要時刻關注皮膚的變化和不適,遠離會使肌膚過敏的一切因素,選擇性質溫和、不刺激的保養品,還要適當舒緩皮膚,讓皮膚時刻處于放松和舒適的狀態,防止過敏、痘痘等皮膚問題的發生。

        6、洗澡時間不要長

        秋季洗澡時間不要長,否則容易導致過多水分蒸發,可以適當減少淋浴的次數和時間。選擇保濕性的沐浴液,最好不要使用肥皂,洗澡后一定要涂抹潤膚乳液。秋季護膚除了直接補水,還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來護膚。精油洗浴是不錯的選擇,或者是簡單的牛奶浴,但是水溫最好控制在37°以下,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7、肌膚的保濕

        可使用凝乳、凝膠,既能達到保濕的效果又能水油平衡。秋天氣候干燥,可隨身攜帶一瓶保濕噴霧,隨時的給肌膚補充水分。補水面膜是肌膚最好的水庫,可隔天使用一次。夜間是肌膚吸收水分的最后時間,清潔好面部后,使用保濕度較高的晚霜,配合保濕精華一起用能增強肌膚吸收。

        8、睡眠護膚

        睡眠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排毒,同時皮膚會進行自我修復。每天最遲11點前睡覺,保證至少7小時的睡眠,是基本的護膚之道。

        9、增加維生素攝入進行護膚

        飲食對皮膚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季,應少吃辛辣及油炸的食物,煎炸的食品在秋天食用更容易上火,因為空氣中本來就缺水了,同時還容易長痘。平常應多吃新鮮的蔬果,蔬果中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看起來更加白皙水潤。

        秋季養生護膚,重點是補水和保濕,當然也不能忘了防曬。秋季護膚不單單是要從皮膚本身進行護理,而且也要從秋季養生飲食以及排毒等方面進行護理,才能保證你的皮膚在秋季依然光澤細膩。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