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在我們日常飲食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蔬菜含有我們人體所需的不同營養物質,我們每天都應該吃蔬菜,有的蔬菜是可以生吃的,甚至有不少人覺得生吃蔬菜更好吃,但是生吃蔬菜也有注意事項,那蔬菜生吃對身體有壞處嗎?生吃蔬菜可以降血壓?
蔬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群、酵素、礦物質等,一旦加熱后,營養素會流失,「生食蔬菜所攝取的營養素會比熟食高。」以含有維生素C的蔬菜來說,在攝氏80℃的溫度下烹調,會流失8成的維生素C,酵素則是加熱后就完全被破壞。
很多人以為生食蔬菜是指吃蔬菜沙拉,其實不然,王明勇說,精力湯、芽菜汁、輕腌漬的泡菜等,「只要未經加熱的蔬菜,都稱為生食。」不過,不是所有蔬菜都可生食,像根莖類的蔬菜,因為含有生淀粉,要加熱后才能吃,不能生食。適合生食的蔬菜,是以葉菜類、芽菜類為主。
根據美國的飲食指南建議,1天攝取的食物量,蔬菜和水果應各占1∕4,也就是蔬果加起來要占一半,王明勇根據這個飲食指南來規畫他的每日菜單,「蔬菜應比水果多一點,我每天攝取的蔬菜量,約占所有食物的30%,剩下的20%是水果。
雖然是生食蔬菜的奉行者,王明勇不是所有的蔬菜都生吃,「我的生、熟食比例約是1:1」,例如1天建議量4蔬3果,他就會選擇1道蔬菜是生食,然后再加上水果,其他2道則是熟食,這樣就滿足了生熟各半的比例。
生食蔬菜主義者認為,吃沒有經過加熱的蔬菜,才可以攝取完整的營養素,臺北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不這么認為,她說,不是所有的營養素,在加熱后都會流失,富含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蔬菜,要加入食用油一起烹煮,或是淋上油醋醬等,才能被吸收。
一般蔬菜加熱后,營養素會出現流失的現象,但番茄卻恰恰相反,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在加熱后,會釋放更多的番茄紅素,而且烹調時加點油,更容易讓人體吸收。
主張生食蔬菜的人認為,蔬菜加熱之后,營養素會受到破壞,但張斯蘭說:「沒那么嚴重,也不用太焦慮。」蔬菜不要高溫烹調或是煮太久、隔夜菜勿反覆加熱,營養素就不會減少太多,「不是加熱后,營養素就從100降到0」,食用炒青菜或燙青菜,同樣也可攝取到營養素。
蔬菜最好是用快炒方式料理,以免久煮后,營養素會流光光,吃進肚裡的,真的只有熱量,沒有營養素了。
生食蔬菜除了可以攝取較多的營養素外,有人認為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澄清,目前還沒有足夠的醫學和臨床證據,可以證實這些說法。
顏宗海說,生食蔬菜令人擔心的是,這些食材未經高溫處理,易遭到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污染,要是蔬菜上有寄生蟲,也有可能因此吃下肚,罹患寄生蟲疾病。這些病菌都不耐高溫,「只要徹底加熱,就可以將細菌、寄生蟲殺死。」
若是吃到遭大腸桿菌污染的食物,會造成急性腸胃炎,出現上吐、下瀉、肚子痛等癥狀,抵抗力不好的人、老人、小孩則有可能引發敗血癥。至于沙門氏菌污染,雖然不常見,但癥狀比起一般腸胃炎嚴重許多,一旦感染,還有可能引起敗血癥,得住院治療。
在臺灣,感染寄生蟲的患者已相當少見,但蔬菜在栽培的過程中,土壤中的寄生蟲、蟲卵,可能附著在菜葉上,要是買回去的蔬菜沒有清洗干凈,又沒有煮熟,就有可能將活生生的蟲子吃下肚。
(1)餐前吃西紅柿
餐前吃西紅柿,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會產生燒心、腹痛等不適癥狀。而餐后吃西紅柿,由于胃酸已經與食物混合,胃內酸度會降低,就能避免出現這些癥狀。
(2)胡蘿卜汁、酒同飲
美國食品專家發現,如果將含有豐富胡蘿卜素的胡蘿卜汁與酒精一同攝入體內,可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引起肝病。因此,建議人們不要在飲用胡蘿卜汁后又飲酒,或是在飲酒之后飲用胡蘿卜汁。
(3)香菇過度浸泡
香菇富含麥角甾醇,這種物質在接受陽光照射后會轉變為維生素D。如果用水浸泡或過度清洗,就會損失麥角甾醇等營養成分。
(4)炒豆芽菜欠火
豆芽質嫩鮮美,營養豐富,但吃時一定要炒熟。否則,由于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等有害物質,食用后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
(5)炒苦瓜不焯
苦瓜所含的草酸可妨礙食物中鈣的吸收。因此,在炒苦瓜之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待去除草酸后再炒菜。
(6)綠葉菜存放過久
剩菜(尤其是韭菜等綠葉蔬菜)存放過久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壞、嗅之無味,也能使人發生輕微的食物中毒,尤其是體弱和敏感者。因此,對綠葉蔬菜既不要長時間烹調,也不能做好后存放過久。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