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應該都吃過火鍋,火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但是有些人一吃火鍋就回上火,要么是臉上長痘,要么是喉嚨發炎,那你們知道在吃火鍋的時候有什么誤區嗎?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吃火鍋的誤區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
1、一熱當三鮮
熱騰騰的火鍋“美味”,一夾起來便往嘴里送,燙得舌頭發麻、額頭發汗、大呼過癮,并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
健康危害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進食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
一些本來就有復發性口瘡的患者,吃了火鍋后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幾率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癥出現病情加重。
2、半生不熟最鮮美
很多人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里燙一下就吃。
這種吃法除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于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進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科學實驗證明,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絳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感覺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3、讓辣來得更猛烈些吧
一提起火鍋,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總成了首選,因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覺實在太過癮了。
麻辣火鍋對胃腸的殺傷力,不難想像。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
有痔瘡或便秘的人,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否則,痔瘡患者容易因肛門四周經受刺激,括約肌過度充血而復發,便秘患者會因此更加“添堵”。
4、火鍋湯底營養好
你會不會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呢?
火鍋的湯大多采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容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癥、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
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還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
1.所有人都能吃:雞肉火鍋
雞肉火鍋比較簡單而且隨性,其實就等于喝雞湯,無論是西洋參或其他藥材的鍋底,建議雞湯不宜煮得太久,不然很容易產生高嘌呤。而一只雞一兩斤,四個人吃就足夠了。實際上,一個人吃半斤雞肉就已經超標了,如果“三高”人群也想吃雞肉火鍋,可以選擇雞肉去皮,飛水,再加青菜煮。
2.偏瘦體質的人吃:海鮮火鍋
從中醫講,大多數海鮮都偏涼,而且含膠原蛋白多,比較滋膩,所以,海鮮火鍋最適合瘦人吃。因為“瘦人多火,肥人多痰”。瘦人如果吃了點補益或溫性的食物或藥物,往往容易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干、便秘等癥狀。但是海鮮偏寒涼,所以瘦人、陰虛的人吃最合適,既補益又恰好能滋陰。
值得注意的是,濕氣重的人就不適合吃海鮮火鍋了,比如起床疲勞,渾身不爽、舌苔白厚有齒痕、大便爛等,說明體內有濕邪,吃了海鮮會加重濕氣。另外,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也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其中,高尿酸的人尤其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因為海鮮火鍋里的嘌呤太高,吃了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3..“三高”人群吃:菌類火鍋
菌類火鍋比較健康,湯味道鮮美,但卻沒多少脂肪。即使吃多了,也不會像吃肉多了那么油膩。所以,菌類火鍋滿足了那類既想吃火鍋,又不想吃大魚大肉、追求健康人群的需要。建議打火鍋選擇雜菌,什么樣的都放一點,這樣營養搭配比較平衡。
但是,菌類火鍋最大的問題是,只聞起來香,單純煮菌湯底可能沒有什么味道。所以,為了味道更豐富,商家可能用高湯底或雞湯底。值得注意的是,鮮美的菌湯其嘌呤也比較高,所以高尿酸的人最好不要喝湯。
4.手腳易冷的人吃:羊肉火鍋
中醫認為,羊肉性偏溫,但其又兼具了冬季養陰、補陽的兩個方面,像陰血不足,凍手凍腳,痛經、體質虛寒的女性吃羊肉火鍋就非常適合。吃羊肉火鍋,大多采取葷素搭配的方式。平時體質比較熱的,可以搭配一些性質寒涼的蔬菜,比如油麥菜、菠菜、生菜、蘿卜、豆腐、西紅柿、娃娃菜等。平時體質比較虛,則可以搭配性質溫或平的蔬菜,比如茼蒿、香菜、小白菜、魔芋、金針菇、土豆等。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