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到了秋季,秋季天氣一般變化比較大,特別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很多人在秋季容易患一些疾病,比如感染風寒患感冒等等,當然還有人是因為天氣太過干燥上火感冒等等。那么,感冒一般可以用艾灸嗎?感冒一般艾灸在哪些穴位艾灸呢?
大椎是督脈與諸陽經之會,主一身之陽氣,用艾灸溫和灸頸后大椎穴20分鐘,配穴可選擇風門穴,艾灸3到5分鐘。
大椎穴位置:當低頭時,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轉動時,隨頭選擇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流感,主治發熱、感冒癥狀。
風門穴:在大椎穴往下數兩個脊椎處,棘突旁開1.5寸。風門穴是風邪進出的門戶,艾灸這個穴位,可以疏風散寒,治療風寒感冒。
合谷穴即我們俗稱的虎口,感冒的時候艾灸合谷穴能夠有效緩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癥狀。
艾灸的時候要注意,如果是左邊鼻塞則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邊鼻塞,則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鐘即可。
人耳后骨突下緣,向后摸的時候可以摸到一個凹陷,這個部位即是風池穴,左右各有一個,這個穴位是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頸部酸痛等癥狀。
順著后腦勺向下摸到凹陷處,這個部位就是風府穴,這個穴位是人體督脈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時候艾灸這個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眩暈,頸項強直等癥。
1.選百會穴,大椎穴,風門穴和肺俞穴溫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膚出現溫熱泛紅現象,可以緩解惡寒癥狀,每天艾灸一到兩次。
2.選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溫和艾灸,每穴灸15分鐘,灸至皮膚溫熱泛紅,惡寒癥狀緩解。
1.選大椎,曲池,尺澤,合谷穴用艾條雀啄灸,每個穴位灸10到15分鐘,每天一到兩次,癥狀消失后再艾灸一到兩次即可停止。
2.選太陽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條雀啄灸,每個穴位灸10到15分鐘,每天一次,癥狀消失后再艾灸一到兩次即可停止。
1.選肺俞,至陽,陰陵泉,足三里穴溫和灸,每個穴位灸15分鐘,以局部出現溫熱紅暈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熱,頭暈,頭痛,胸悶等癥消失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選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將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盡,皮膚有灼熱感時移除,每個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兩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1.艾灸功效很多,但是艾灸不是萬能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先去醫院檢查確診是什么問題,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圖靠做艾灸來解決。
2、艾灸要想有好效果,還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不要覺得,反正艾灸能養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飲食,可以隨便亂來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艾灸什么也幫不了你。
3、施灸順序:《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后陰,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這說的是施灸的順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后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邊,后灸右邊。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后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后遺癥或不舒服之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