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怎樣增加生雙胞胎的概率?想生雙胞胎要怎么做[圖]

        怎樣增加生雙胞胎的概率?想生雙胞胎要怎么做[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9:22 雙胞胎備孕懷孕

        很多人其實對于雙胞胎都包郵憧憬和幻想,因為雙胞胎很可愛,并且將雙胞胎打扮成一樣推出去曬娃是很多人心中的愿望和換新,但是,生雙胞胎是也是看緣分,不過我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增加概率可能,那么,怎樣增加生雙胞胎的概率?想生雙胞胎要怎么做。

        怎樣增加生雙胞胎的概率?想生雙胞胎要怎么做(1)

        1、生雙胞胎要怎么做

        方法一:找個雙胞胎的老婆

        龍鳳胎主要是看女的,龍鳳胎是雙包胎的一種,由于是2個受精卵分別發育成胚胎,所以會形成不同性別的雙胞胎。那怎么樣才能有2個受精卵呢?這就的看運氣了,因為一般情況下,女方在每個月都只排出一個卵子,但有少數情況下會排出2個卵子,2個卵子分別都受精了,就有機會是龍鳳胎了。

        方法二:服用葉酸,能增加懷龍鳳胎的幾率?

        瑞典一醫學研究機構最近指出,服用葉酸的女性懷雙胞胎的機會比沒有服用的女性高出近一倍。據報道,瑞典的研究人員自1994年開始研究分析當地孕婦曾服用藥物的資料和數據,他們發現在2569名曾服用葉酸的孕婦中,她們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為雙胞胎嬰兒,而在沒有服用葉酸的孕婦中,這一比例為1.5。研究人員指出,服用葉酸導致生雙胞胎機會增大的原因還不太清楚。據專家估計,葉酸補充劑可能會增加排卵的次數,使多個卵子進入子宮,因而產生雙胞胎。這一結論是否正確,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證實。

        方法三:促排卵藥物真的是懷上雙胞胎的靈丹妙藥嗎?

        新華社不久前曾發表了一篇關于“口服促進排卵藥物增加生雙胞胎機會”的文章,文章指出目前的“人造”雙胞胎數目正大幅度增加,而醫生對這一現象卻深表憂慮。其實,促進排卵的藥物多是臨床上用來治療不孕不育癥的藥物,為生雙胞胎而自己隨便服用,不僅對準媽媽的身體有害,即便真的生下雙胞胎,孩子的健康也難以保證。如果用了促排卵的藥物,生雙胞胎的幾率的確大大提高,但是一般的健康女性每月排一個卵子,人為地使用促排卵藥物,促使卵巢多排卵,其后果是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如頭暈、惡心、肝腎功能損害等。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對母子都非常危險。

        方法四:增加激素,同時增加孩子?

        四川民間曾一度非常流行“雙胞胎秘方”,而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發現,這些所謂的秘方多半都是能促進性腺激素的藥物。這類藥物的主要功效就是能促使腦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用藥后能產生誘發排卵的效用,這類藥物也是用于治療不孕不育癥的,身體健康的女性如果服用不當,可能出現腹部痛、乳房腫痛、惡心、頭暈、乏力、皮疹、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嚴重的還可能致癌。

        方法五:試管嬰兒,想要幾個生幾個?

        “試管嬰兒”是通過促排卵技術促進女性卵巢內的卵泡發育,然后從中取出卵子進行體外人工受精,再將發育的胚胎移植到子宮里孕育。因為這一過程是在醫生的人工操縱下進行的,為了保證受精卵的質量,一般會多選幾個卵受精,在它們發育到一定程度時,選擇最好的2~4個植入母體子宮腔內,最后保留一個最好的胚胎,讓其在子宮內著床發育,直至胎兒誕生。但有些女性的身體條件允許兩個胚胎同時發育,加之自己又有要求,醫生也可為其保留兩個胚胎,于是就產生了雙胞胎。不過,衛生部對應植入多少枚受精卵有明確規定:35歲以上的可植3個,35歲以下的最多只能植兩個,盡量減少雙胞胎或多胞胎出生率。

        2、產后保養幾個誤區

        誤區一:多躺,少走動

        婆婆說:剛生完孩子的女人,都是要在床上躺上十天半個月的,一個月不下地的都有呢!你就別起來了,要什么東西我幫你拿。

        在此萬分感謝婆婆的好心,可是今時不比往日,按照科學觀念,產后就是要盡快下地走呢,尤其是剖腹產,在平躺24小時后,最好多走動。

        產后1天即可坐,產后3天即可下床走

        生完孩子以后,女性的身體需要長時間地調養,很多人都認為應該長期臥床,不應該下床活動。其實,這種做法并不科學。產婦久坐不動,就會容易產生下肢靜脈血栓,導致盆腔的肌肉送至,難以托住生殖器官,造成脫垂,對身體恢復不利。此外,還影響惡露的正常排出,造成惡露不盡。建議各位媽媽在生完寶寶一天后,就可以從床上坐起來了,到了第三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并且要鍛煉盆骨,能夠有效得到恢復。

        誤區二:多吃,喝濃湯

        婆婆說:我今天熬豬手湯,明天買鯽魚來,你怕腥味我油炸一下再煮湯,濃濃的白白的湯,正好下奶。湯水一定要多喝,水就別喝了,用湯代替更好。

        OMG,連我喝水的權利都要被剝奪。不能說我的家婆不細致,她的照顧很細心,可是貼心不貼心,全都是她說了算啊,喝湯是沒錯,不過剛生完幾天,咱循序漸進,先給點清淡的湯水、蔬菜給我調理一下吧。

        產后大補循序漸進,至少保證1周的清淡飲食

        生完孩子的人必定是虛弱的,很多老人為了讓女性早日恢復過來,生完便給產婦喝上濃湯,進行大補。其實這個做法也是不對的,產后女性的腸胃非常敏感,還未在剛剛結束不久的戰役中恢復過來,因此難以承受住太過油膩的大補食物。建議女性產后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讓腸胃得以舒適,等待幾天后在逐漸換成補品。

        產后飲食應遵循"精、雜、稀、軟"四大原則

        第一周:口味清淡的豬肝料理,山藥排骨,豆腐為主,配合玫瑰姜母茶,紫米粥,紅棗銀耳粥,目的是促進惡露排出和傷口愈合。

        第二周:哺乳媽媽吃花生燉豬蹄,通草魚湯,為了防止產后腰酸背痛,可以在做菜時加點杜仲。另外,每天補充2000~5000毫升水分。

        第三周:惡露基本排清,進入進補期,以熱補為好,做菜時適當加米酒,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體力。

        誤區三:多捂,別吹風

        婆婆說:千萬別出門啊,我點頭保持微笑;婆婆說:你怎么到陽臺去了!快進來快進來,你怎么敢開窗呢!快關上快關上,你著風了寶寶也著風了!

        不至于吧,可憐我只是想呼吸一下陽臺上的新鮮空氣而已,況且都生完一個多禮拜了,還不讓人透透氣嗎,每天捂在床上都要發霉了。

        別捂過了頭,適當透氣很重要

        老人認為,產婦是不能吹風的,否則會一輩子頭疼。這種想法并無科學道理,反而會給產婦帶來疾病。為了讓產婦吹不到風,老人們會給產婦裹頭裹腿,生怕被風吹到一絲。其實這樣做反而會使產生病菌,給各類細菌一個良好的容身場所,無論是對產婦身體、奶水質量,還是生殖器官的安全,都是諸多不宜的。而且倘若是在夏天,產婦恐怕還會被熱暈。因此,這個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雖然月子里盡量不要吹風,但打開窗透氣,在陽臺上呼吸下新鮮空氣還是可以的。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母親的精力體力都耗費殆盡,媽們會感到很累,很想立刻休息,這是正常的事情,但媽媽們還是需要注意很多事,并不能立刻松懈。養個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媽媽們在分娩后更是不能立刻放松,而要為自己和孩子保養身體哦!

        當你好不容易度過了艱難的分娩期之后,你可能全部精力都已耗盡,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支撐不住地想休息,你可能還想著好好地放縱一下,但這可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哦。也許醫生已經告訴你了,還有幾件事情在等著你,你要做好準備哦!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